• 143阅读
  • 0回复

从技术到销售环环服务 种植业养殖业也能致富 泰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4
第1版()
专栏:

从技术到销售环环服务 种植业养殖业也能致富
泰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本报讯 江苏省泰县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帮助并鼓励农民“靠农致富”。
泰县地处苏中,经济水平、乡镇企业基础和劳动力素质都与苏南有较大差距。因此,乡镇企业产值虽然从1983年的一点八五亿元上升为现在的近六亿元,但在五十二万多农村劳动力中,仍有一半既不能为乡镇企业容纳,又不善从事其它非农产业,“有自由,没主张,常常在家晒太阳”。怎样带领他们走上富裕路呢?县委和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调查了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商品生产水平,发现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有传统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只因为技术落后、不善销售以及没有增值的加工手段,种植养殖效益很低甚至“没名堂”。县领导研究了乡镇企业和其它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能量,认为不只是在现在,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农民还要“靠农致富”。于是,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各级干部要围绕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效益努力。
这个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更新品种。县农业局和江苏省农科院挂钩,一有新品种出现就设法拿回来推广。今年推广的“苏蜜一号”西瓜,不但成熟早,而且质量好,每斤瓜比老品种多得益近零点一元。全县今年推广的十五万亩中稻良种“汕优63号”,亩产一般比老品种“汕优6号”高一百多斤。畜禽鱼种今年都普遍更新。
更新技术。这个县过去是三熟制种粮,亩收益一般二百七十元。现在推广“粮经作物间套种”,如“二粮一经”(一熟大麦、一熟早稻、再种蘑菇等),每亩能产粮一千四百斤,产蘑菇上千斤,亩收入八百多元;还有“二粮二经”、“三经一粮”等形式。太宇乡唐元村农民钱荣朝用这种技术经营三点九六亩土地,今年已收入六千七百三十元。沈高乡利用水面搞“立体养殖”,水上飞野鸭,水面养家鸭,水中上层养花白鲢,中层养草鳊鱼,下层养青、鲤鱼及虾,水下养甲鱼、幼蟹,水边养螺,泥中养蚌,亩产值达二千多元。
兴办加工业。农民出售初级农副产品,效益已经很低,现在常遇市场波动,情况更加不好。为让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各乡都注意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官庄乡办了一个工艺厂,利用鹅毛做羽毛鸟、羽毛蝴蝶和羽毛花等出口。今年4、5月间,市场上鹅价大跌,每斤只能卖九角钱,而官庄乡的农民却按照和工艺厂签订的合同,每斤能卖一元二角五分。
拓展销路。泰县的国营商业、供销社和民办服务公司竞相参与市场调节,和农民签订议购议销合同,帮助农民销售。今年春夏之间,因饲料涨价、猪肉滞销等原因,肥猪每百斤价格普遍跌至八十多元,养猪几乎不赚钱,许多地方农民养猪积极性大降,而这个县的顾高、洪林等乡派人到苏南、浙江等地推销,使每百斤猪能卖到一百一十元左右。今年这个县的生猪饲养量和出栏率都不低于去年。
帮助农民“靠农致富”,一方面使全县经济出现了协调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今年人均收入四百六十元,比去年增长15%。 (杨传春 王学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