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 三个经济地带都注意发挥各自特有的自然与经济优势 东部发展二三产业中部发展农林牧副渔西部加快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
  三个经济地带都注意发挥各自特有的自然与经济优势
  东部发展二三产业中部发展农林牧副渔西部加快调整
本报讯 1986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注意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挥各自特有的自然和经济优势,农村经济发展各具特色。
东部经济地带,农村第二、三产业持续发展,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继续上升。1986年,东部地带农村社会总产值达4098亿元,占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5.2%。其中,农村工建运商业产值达2299亿元,已大大超过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2.1%提高到56.1%。京、津、沪三市郊县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已达70%以上,江苏、浙江两省分别达到65.3%和64.9%。
中部经济地带,继续发挥地广粮丰的经济优势,以农作物种植业为基础,农林牧副渔业稳步发展。1986年,农作物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6%,在农林牧副渔五业中仍占优势;林牧副渔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占34%。
西部经济地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1986年,农村工建运商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4%上升到31.4%。农村工业迅速发展,比重由上年的14.6%上升到17.1%;过去一直是薄弱环节的农村运输业有所突破,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上升到3.0%。西部的林、牧优势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林、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比东、中部地带高,分别达到5.9%和24.5%。 (龙 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