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阅读
  • 0回复

市场报发表记者述评 增产节约又一途径 收旧利废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9
第1版(要闻)
专栏:

市场报发表记者述评
增产节约又一途径 收旧利废大有可为
本报讯 今天出版的《市场》报发表记者刘学渊关于增产节约一条可贵途径的述评,现转载如下:
不衰竭的资源
在商业部废旧物资局,记者看到这样一份总结材料:从1956年到1985年30年间,各地废旧物资回收部门回收废旧物资1.865亿吨,总值达373亿元。废旧物资回收部门在回收同时,还积极开展加工、再生利用。从1966年到1985年20年间,综合利用产值达31.2亿元。仅1985年,他们就从废电子元件、定影液、废胶片中提取黄金278公斤,白银3800公斤。
人们说,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是不投资的第二次资源开发,它对于节约自然资源、支援国家建设、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环境卫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废旧物资的品种和数量都越来越多。按理说,回收行业也随之兴旺,可惜,目前的状况不佳,问题不少,群众意见很大。
被遗忘的事业
有关部门曾明文规定,在城市,半径一华里、居民3000户就应当有一个废旧物资收购点。现在,各地的实际状况与这个要求相差很远。据北京市的精确统计,平均8700户才有一个收购点。一些地方的废旧物资收购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在锐减。
北京市丰台镇有16500多户,62700多人。1979年前,这里有五个收购店,国营的一家,街道办的四家。近年,新收购点一个未建,原先那家国营收购点因建设征地被搬迁到离镇三公里多的地方,街道办的四家中,一家被取消,一家改成了饭馆,剩下两家地点偏、面积小、效益差,街道不想再办。商业部的同志告诉记者,丰台镇这种情况,在全国有相当的代表性。
极严重的浪费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是一项变害为利、化腐朽为神奇的事业,可惜因没有引起重视,回收利用率非常低。日本废塑料回收率为49%,我国只有15%。上海市一些废品回收站“喜新厌旧”,停止回收的废旧物资品种不断增加,经营全新商品的比重却越来越大,个别区新品比例已达90%。大量该回收的物资未能回收,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废牙膏皮停止收购后,全国每年约有10000吨铝有去无回。全国每年需消费各种电池30亿支,各地对废电池普遍停收,每年740吨铜、16000吨锌、97000吨锰粉白白丢失。眼看这一现状,有识之士甚为痛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废旧物资及资源回收利用是国家大事之一,应当设国家级的委员会来进行宏观筹划管理。
赶快给以扶持
收旧利废行业发展缓慢,甚至萎缩,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管理乱。多年来,供销社管回收,工业部门管利用,工商脱节。工业部门不利用或少利用,商业部门就只好不回收或少回收,扯皮事屡有发生。因此,很多人赞成钱学森的建议,希望国家设专门机构来统筹管理。
二是条件差。主要表现在加工企业简陋,加工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科研工作跟不上,回收网点和堆存场地严重不足。
三是负担重。废品收购费工费时,又累又脏,劳动强度大,赢利却不多。有关部门把它和普通商业一样对待,缴纳各种税、费后,企业常常只能得到利润的20%左右,还要支付名目繁多的社会摊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