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古人染发趣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2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古人染发趣话
兰殿君撰文说,春秋时的伍子胥离楚避难,传说在昭关受阻,“一夜间愁白了须发”,变容颜混出楚境的。五代时一佚名诗人有诗云:“伍员(子胥)离郢避难日,药白须发蒙昭关。”这位诗人据何证明伍子胥是“药发”,虽语焉不详,但也不是凭空捏造。明人的《东周列国志》言此事说:“将药汤与伍员洗脸,变其颜色。”后人据此推论,伍子胥改变容貌怕是用了“药汤”。药白须发也是可能的。
据《周礼·天官》载:周时设“染人”官职,掌染衣料诸事。出土的文物证明,西周时人们已能利用“石染”(矿物染料)和植物染料给丝帛着色。故伍子胥“药发”说可以成立。唐代诗人刘驾《白髭》诗说:“到处逢人求至药,几回染了又成丝。素丝易染髭难染,墨翟当年合泣髭。”(《全唐诗》卷585)看来唐代的雅士们染须发已大有人在,其染料恐怕是染丝绢的皂色。因“素丝易染”,而“髭难染”,按现代科学解释,丝和毛类不能用同一染料,所以“几回染了又成丝”也就不足奇怪了。
南北朝时的诗人谢灵运,一次去访好友陆展。两人见面,他见对方变了“少白头”,作诗对谑:“陆展染白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诗句近似白描。“侧室”,古称妾。“媚”字用得俏皮,富有戏谑性。古代这种染料用作染发“不解久”,
“星星行复出”,意思是很快就花花搭搭地显露出白发了。
中唐诗人刘禹锡赞美伶人米嘉荣诗:“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诗人司空图也有诗道:“须发强染三分折,管弦听来一半愁。”看来都是说梨园弟子们染须发扮戏之事。
唐代染须发所以盛行,炼丹术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当年术士已掌握用含硫酸亚铁的矿石,可以和许多植物媒染产生黑色沉淀作染料。
  (摘自3月3日《黑龙江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