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诫“九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2
第8版(副刊)
专栏:

诫“九病”
马辂
外国有研究社会痼疾的专著出版,名为《官场病》。其实我国古代也给这些病开过不少的诊断书。清人刘献廷《广阳杂记》就转引过“泾野先生”一段切中要害的话:“居要有九病: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意存觊觎者狡,惧祸结舌者偷,指摘疑似者刻,怒人傲己盖其所长而论者忿,喜人奔竞护其所短而荐者贪。九者有一于此,终亦必亡而已矣。开诚布公,九病可以勿药而愈矣。”
按说这“九病”都植根于封建社会的土壤,至今本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也非常希望那位“泾野先生”的话在今天变得毫无意义。然而我们在现实面前只要不闭上眼睛,就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九病”并未随着封建王朝的终结而消灭,“体”虽不存,“病”却传染给了某些号称“公仆”的人。那九条症状,对他们来说条条都未失去针对性,有的甚至仍是常见病、多发病。所不同者,只是这些社会痼疾在封建社会是不治之症,在今天则是可以治愈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包括干部制度的自我完善,切除旧时代遗留给我们的毒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