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考古工作又一重大发现 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大量稀世珍宝 其中包括四枚保存完好的佛指舍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9
第1版(要闻)
专栏:

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考古工作又一重大发现
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大量稀世珍宝
其中包括四枚保存完好的佛指舍利
本报西安29日专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贺俊文、本报记者孟西安报道:我国考古工作者最近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发现四枚佛指舍利和大量唐代宫廷稀世珍品。出土的121件金银器供养器物,400多件(颗)珠玉宝石,17件玻璃器皿,63件秘瓷和石、铁、漆木器以及大量丝织品,辉煌灿烂,工艺卓绝,绝大部分可定为一级甲等文物;4枚灵指再现,辉华焕丽,焜耀中外,实为佛教界的一件盛事。
5月26日至28日,来自北京等地的著名专家和考古工作者云集法门寺观看了这批文物并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幸事和我国唐代考古工作空前重大的发现,是继半坡遗址、秦兵马俑之后,我国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成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重大发现,他欣喜地说:“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了世界,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发现和大批稀世文物的出土,必将在世界,特别在佛教界引起震动。”
法门寺位于西安市以西118公里的扶风县北,是著名的佛教古刹之一,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在清理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具有突出意义的是发现了4枚保存完好的佛指舍利。经与地宫碑文与唐代文献勘验,确系唐代各皇帝多次迎送的真身佛指舍利。佛指舍利的形状如地宫物账上所记载的那样:“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迹,色白如玉,少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纹),文并不彻”。4枚佛指舍利首次同时发现,必将在佛教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除了佛指舍利,在地宫中还发现了大批价值极高的稀世珍宝。在31.84平方米的地宫内,出土了121件统体华贵、富丽堂皇的金银器具,绝大部分是唐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供养的宫廷器物,1/5的器物都有錾文和墨书题记。全身以鎏金珍珠缨络为装饰的捧真身菩萨像,金碧辉煌,造型精美,是为祈求懿宗“圣寿万春”而铸造的;法器中的锡杖共发现3只,其中迎真身银金花12环锡杖,通体錾花涂金,杖首有银丝盘屈而成的两个桃形外轮,轮顶托着智慧宝珠一颗;杖顶又有忍冬花、流云纹、仰莲瓣组成的三重佛座,其上承托五钴杵与宝珠;全杖长1.96米,杖身錾刻着12个手持法铃、身披袈裟的国觉僧,雍容华贵,巧夺天工,比现藏在日本正仓院最大的第一号白铜头锡杖等级要高,形制更宏伟。它们的首次发现,对研究唐代贵族生活及其社会风貌,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珍品。
地宫中出土的20多件唐代盘、碟、碗、托、瓶等琉璃玻璃器皿,玲珑剔透、斑驳灿烂,是建国以来琉璃玻璃器皿数量、品种最多的一次发现。
在地宫中还发现了大批层层叠叠的丝织品。这些几乎涉及唐代全部丝织物品种的纺织品,堪称唐代一座地下纺织品仓库。据地宫物账记载,系唐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赠奉的,共有700余件,包括武则天绣裙等稀世衣物。这是继甘肃敦煌、新疆吐鲁番之后,唐代丝绸考古上的最重大收获。计有锦、绫、罗、纱、绢、刺绣、印花等织物。存世最早、数量众多的唐代织金锦,其金线加工技术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捻金丝最细直径仅0.1毫米,比发丝还细,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