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专家组结束对林火灾区实地考察 大兴安岭北坡已见一片葱绿 森林资源可望在十年内恢复 对原火烧迹地实行人工更新造林是当务之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2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专家组结束对林火灾区实地考察
  大兴安岭北坡已见一片葱绿
  森林资源可望在十年内恢复
  对原火烧迹地实行人工更新造林是当务之急
本报加格达奇7月22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郑笑枫、本报记者谢联辉、科技日报记者陈晓陵报道:国务院大兴安岭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领导小组专家组今天结束了历时一个月的实地考察。抵达此间时,专家组负责人杨延森、沈国舫对记者说:遭受特大火灾严重破坏的大兴安岭北坡,自然生态已开始恢复,焦黑的火烧林内,林下植被正迅速生长,大部地区已经一片葱绿;在重度火烧原始林中,95%以上的烧死木的木质完好,不影响使用;过火林区局部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松嫩平原的大气候。
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林业专家吴中伦和林业土壤专家曾昭顺为首的、由多学科多专业的研究员、教授组成的专家组,自6月23日从北京到灾区后,野外考察880多公里,深入火灾严重的塔河、阿木尔、图强、西林吉等林业局的23个林场,调查了69个不同类型的火烧林地,设立了50块标准地,观察了30个土壤剖面,分析了255个样方,查看了250多株火烧木,召开了47次座谈会,并乘直升机沿主火带察看了受灾林区的全貌,得到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科学数据。专家们初步摸清了这场特大林火的特点,掌握了火灾以后不同林地植被、温度、土壤等自然因子的变化情况。专家们认为,这场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的最大损失,是大面积中幼林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影响到这一地区森林后备资源的延续。当务之急是:集中力量对火烧迹地进行拯救伐,为恢复森林创造条件,在充分利用大兴安岭森林优越的天然更新能力的同时,抓紧时机对原火烧迹地实行人工更新造林。可望在7~10年内把森林资源恢复起来。
专家组在西林吉、加格达奇、哈尔滨分别与国务院大兴安岭灾区恢复建设指挥部、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省的负责同志会晤,通报了考察情况。目前,专家组正在整理考察报告,向国务院提出加快恢复森林资源、全面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具体建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