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阅读
  • 0回复

《斯巴达克思》的一个场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6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斯巴达克思》的一个场面
崇杰
在我国上映的根据詹·法斯特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美国影片《斯巴达克思》中,有这样一个场面:格斗学校的老板定期为合格的角斗士每人分配一名女奴,似乎显示出这位老板很懂得“人欲”。当女奴被带进斯巴达克思的房间时,斯巴达克思为她的美丽所深深吸引,既生怯又跃跃欲试地走到她身旁,说:“我从来没有碰过女人”。女奴脱光了衣服。这时透过天窗传来奴隶主走狗们的亵笑。斯巴达克思愤怒地咆哮:“我不是畜牲!”女奴也宣称:“我也不是畜牲!”斯巴达克思叫她“穿上衣服!”
这个场面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呢?
那就是“人欲”与“兽欲”的区别何在。这是我国文学创作、批评与美学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粉碎“四人帮”以来,爱情恢复了在文学艺术中应有的位置,但如何表现,甚至可以不可以描写“性”,认识比较模糊。我认为,关键在于怎么写,是从人性的角度写,还是从兽性的角度写。是召唤高尚的情操,还是展览卑下的本能?
马克思青年时代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就已说过:“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行为,……”“因而,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发展程度。”“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斯巴达克思的做法表明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正确态度,他捍卫了人的尊严。人的尊严在于他有区别于动物的理性,他的欲望也是同他的理性统一的欲望。
影片还告诉我们,就连克拉苏这样一个傲横的奴隶主贵族代表人物都不以单单占有女奴的肉体为满足。当然克拉苏永远不会明白真正的人的爱情只有在平等的条件下才能取得,他没有这种理性。这种理性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人类解放(包括欲望的解放,从禁欲与兽欲中解放)这个总目标奋斗的人的价值的显示。
怎样更深刻准确地表现在人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爱情这一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