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中小企业实行招标承包 155名厂长在竞争中走马上任 上百名厂级和中层干部愉快接受降职使用的安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6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市中小企业实行招标承包 155名厂长在竞争中走马上任
上百名厂级和中层干部愉快接受降职使用的安排
本报讯 记者洪天国报道:北京市155名新任厂长在招标投标确定经营者的激烈竞争中走上领导岗位,与此同时,上百名厂级和中层干部愉快地接受降职使用的安排。
北京市经委的同志谈起北京中小型工业企业9个月来的这场改革时说,要是以前,降职使用一个干部怎得了,不少人会登门责问:你说清楚,我犯了什么错误?把竞争机制引进企业承包中,企业内部人事制度便发生一场革命。
据北京市经委的一份调查报告分析,这场革命还导致一个职业企业家阶层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形成。
北京通过招标投标确定经营者的改革,突破了“伯乐相马”的传统做法。“千里马”不再坐等“伯乐”慧眼识英才,而是以先进合理的经营目标、切中时弊的治厂方案和雄辩有力的即席答辩,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清华大学毕业生牛卫东,上级安排他当科学仪器厂的行政副厂长,可他的兴趣是搞技术管理。这次招标他跃跃欲试。先是参加光电设备厂投标不中,后又参加本厂投标,终于以高分中标。他这样答复某些人的困惑,我到处投标就是想当厂长,这不是上级让我干,而是自己要干。有这种主动拚搏的精神状况,就可能搞好企业。
万马奔腾的局面扩大了发现、挑选经营者的视野。每个企业的公开招标都呼唤出一批有强烈经营愿望、又确有经营才能的人。排列成的蔚为壮观的应招队伍,北京人称之为“志愿军阵”。北京光电设备厂在系统内招标,参加投标的有16组57人。
闭门半闭门的经验式考察干部方法由于竞争机制引入企业承包而开始失灵。代之而起的是公开的社会化考察。北京体改委的同志说,最终确定经营者的考评委员会,除了企业的主管部门,还有各业务部门、专家和职工代表。考评和最终确定中标人的全过程,都是公开的,民主的,并力争科学合理。他们认为,这些在公开评价中得到社会承认的企业家,已经成为接受合同规定责任和义务的委托经营人。
北京已经实行招标的155家中小型企业,大多是微利、亏损企业。有的已换了七八任厂长,有的干脆派谁都不去,有的利润指标要拖到八九月间才能勉强落实。“现在再也不必为这些事发愁了!”北京市的一些主管局和总公司如释重负。光电设备厂招标前的1986年实亏131.8万元,而中标利润4年合计418.1万元。新厂长刘晓芳坦率地说,不是招标,总公司怎么“压”,死活也不能接受这个指标!问为什么。答复一句话,责任落在肩上,权力也操在手中!
市经委的同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降职使用的上百名厂级和中层干部没有一个上门来闹的。北京火柴厂的中标人是原厂设备科长庞维中。参加投标而未能中标的原厂长当即表示,服从分配,甘当助手。
从1986年底开始在小型工业企业中进行租赁和投标试点的北京市,正把竞争机制引入全民大中型企业。全市第一个试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北京洗衣机总厂将于9月17日公开举行招标投标答辩,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新厂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