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陈从周教授谈中国园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7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陈从周教授谈中国园林
高宁文 苗地画
陈从周,中国古建筑和园林专家,被日本的一些同行誉为“现代中国造园界之第一人”。在他那间自喻为“梓室”的书屋中,记者向他请教园林问题,他却大谈昆曲、兰花,谈中国文人的超世脱俗,谈“悟”性……他是建筑学家,还是艺术家、哲学家?或许,三者兼而有之。
记者: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近年来还被移植到欧美,您能否概括出它的特点?
陈:中国园林,名为“文人园”,是饶有书卷气的艺术。
记者:您的著述中多次提到书卷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书卷气”的含义是什么?
陈:是指没有商人气,少世俗气。中国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追求自然情趣,于是置山水、花木于苑囿之中。园林艺术应时而生。开始模仿真山大小,进而取真山之模型,都不称意,最后取山之局部,抽象而出。
记者:看来,园林不是简单的山水复制,是将自然景物加以概括提炼。
陈:是的。此外,中国士大夫皆为文人,敏诗善文,擅画能歌,造园的立意构思大多出于诗文;再借诗文、额联,点缀和题咏园林景色。所以,园实文,文实园。这是书卷气的又一含义。
记者:由此看来,中国园林是融入文人气质的自然景观。
陈:但这种融入不露斧痕,从而使中国园林形成了特有的风格:闲适幽雅,清新空灵,超世脱俗。正如明代建筑学家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记者:有人认为,中国的庙堂建筑以典雅庄重、均衡谐调见长,其表现出的审美旨趣滥觞于儒家正统思想;江南园林建筑潇洒飘逸,尽得天趣,是受老庄虚无遁世思想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主张,园林同其他艺术一样,也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和体现。
陈:园林原本就属文化范畴,而非土木绿化之事。它首先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市民生活的反映。象明清时中国园林进入成熟期,皆因为从明嘉靖至万历年,“四海澄平”,经济发展,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城市文化生活繁荣之故。其次,园林建筑也有一定的哲学背景。象我前面提到的文人园起始于魏晋,追求的是归真反璞、山野奇趣,不能说同当时风行的老庄思想无关。
记者:您的书中常提到中国园林建筑的“因借”手法,讲的是造园要善于因地制宜,借取自然景色,赋予园林以一种天然的气势神韵。这恐怕也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主客互融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无关系吧?
陈:当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中国园林的建造,关键在一个“悟”字。悟其理,传其神。不论“因借”,还是对景、对比、虚实、深浅、隔曲、藏露、动静……有法而无式,都凭主观感悟,灵活运用,巧用心思。切忌杂凑,堆砌。
记者:西方有人认为,建筑艺术要靠各种空间比例关系的和谐,而这些比例关系可以归结到数。一个是“悟”,一个是“数”,恐怕反映了东西方艺术观的某种差异。
陈: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园林还秉承了中国的美学传统。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园林也重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如诗文贵在空灵,造园最忌堆砌;文学重意在象外,园景讲究以虚胜实……因此,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产生不尽之景,觥筹交错,扑朔迷离,主客交汇,情景交融,得不尽之意。
记者:这正是中国艺术所推重的含蓄的审美境界。
陈:其实,含蓄也是客观条件所致。中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少,又大多分散经营,园林必须以小见大。扬州有几样宝,象四季假山,不过是4个平常的小山包;十锦酱菜,不过是10样普通的咸菜;三丁包子,也就是3样作菜的下脚料,但聪明人把这些东西凑在一起,却成了名胜和特色食品。这就叫绝处逢生。这恐怕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记者:当前似乎有一股园林热,处处在造园、修园……
陈:但继承不足,革新太快。西湖穿上了“西装”,扬州变成“洋州”,北京一些名胜也失去了京味儿。还有一些地方拆掉真文物,造假古董;砸了真山,造假山,完全违背了造园的旨意。
记者:改革开放使一些人又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一极。
陈:我从来主张,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也可以以洋为师,两者都不应排斥。但要融会贯通,切忌抄袭拼凑。这就需要造园人提高文化素养。设计中国园林,若对中国传统国画、诗文一无知晓,如何得文人园之神韵呢?当然,还要加强理论修养。这方面,中国已落在了世界的后面。园林建设脱离理论的指导,仅仅停留在实践的设计与建造上,等于切断了民族传统这个源头,难以推陈出新。我曾大声疾呼,要“文理相通”,搞建筑的人要重视文化、历史和理论的学习、研究。为什么计成的《园冶》、李渔的《一家言居室部》等建筑学的宏论,几百年后仍能发出光芒呢?原因也在这里。(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