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7阅读
  • 0回复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7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考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似乎半殖民地半封建就是在封建主义之外加上帝国主义。
众所周知,殖民地指国家地位,封建指社会形态,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受外来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丧失了主权和独立,政治上、经济上由资本主义强国统治的地区,通称殖民地。殖民地的社会形态因殖民政策的不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二者之间有密切联系,但又确有区别,从各自的特定含义着眼,并非不可分割。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与半封建化的过程同步。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20年间,中国的领土、领海、海关、司法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双脚踏进了半殖民地的门槛,但社会性质仍然是封建的。向半殖民地沉沦主要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向半封建发展则主要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侵略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主要表现为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以至变封建社会为半封建社会,是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但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严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使地主阶级改革派掌握了部分地方实权,从而引发了洋务运动,产生了国家资本。国家资本后来一直是半殖民地中国的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这是资产阶级的胜利。但袁世凯窃取了权位。形式上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实际上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仍然占据优势,中国没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进入了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形式上是独立国家,实际上受帝国主义支配,是半殖民地;形式上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实际上受封建势力统治,是半封建。
(摘自《历史研究》第1期 李时岳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