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阅读
  • 0回复

改革要有安定的政治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07
第1版(要闻)
专栏:

改革要有安定的政治环境
本报评论员
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在整个改革的系统工程中一些难度很大又有决定性意义的工程——价格改革、工资改革等,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坚决而又稳妥地解决好。要比较顺利地闯过难关,实现预定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在过去的九年中,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出口、财政收入都有明显增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提高。好形势来之不易,应当十分珍惜。
总结我们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随时排除“左”的或右的干扰,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很明显,安定,才能全神贯注搞改革;安定,才能一心一意干四化;安定,才能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安定,才能从容、妥善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如果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四化建设,都谈不上。当前的改革比前几年的改革难度要大得多,更需要齐心协力,也就更需要安定的环境作保证。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任何损害社会安定的行动,都必然对改革带来破坏。每一个真正拥护改革开放、真正热心四化建设的人,都应当自觉地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改革,关系每个人的命运,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在改革的关键时刻,由于人为的因素贻误了时机,那是对历史的犯罪。
讲安定,不是不要讲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既定的奋斗目标。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按照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目标、步骤、任务来进行,必须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四化建设。讲民主不能离开法制,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不能损害安定团结。我们并不回避前进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用加强民主法制的办法,不能用无政府主义的办法。那种损害安定团结、破坏安定团结的所谓“民主”,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讲安定,不是不要反对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坚决反对党和国家机关中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和贪污、受贿、弄权渎职、敲诈勒索等腐败现象,是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安定团结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从严治党的要求,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为政清廉的要求,这些要求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各级党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为实现这些要求而努力奋斗;同时,必须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同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作斗争,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维护改革的利益。
“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我们的旗帜,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的是非,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为根本标准。“振兴”离不开安定,“四化”离不开安定。让我们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更自觉、更坚定地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共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