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阅读
  • 0回复

鲜红的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鲜红的事业
输血事业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血液来源、输血设备、输血技术。
一九七八年亚太地区红十字会输血部部长培尼顿参观了我国几个大城市后给的断语:中国的输血事业的水平相当于印度尼西亚,不如菲律宾。我们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因为我们有因无血而死亡的案例。
一九八○年我国又开始实行义务献血制度。然而,不知何年何月起,义务献血的补助费高达每200CC血五百元,义务献血几乎成了高价卖血。国际上衡量输血事业发展水平,血源的有偿无偿是一条重要指标。日本每年有近八百万人无偿献血,献血率达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二,东京则高达百分之九点五。在北京,仅占人口百分之二点五,还是义务的,义务属半有偿。
一九八六年丽都饭店经理办公室里,中方经理与外籍经理有一番微妙的谈话。
“为什么要补助、假期?”“献血后,为了恢复,需要休养。”“既然这样,饭店献血指标由外籍工作人员包了,不给补助,也不给假期。”当天下午,全体中方职工议论纷纷:“十亿人口的大国为什么献血也落在别人后面?外国人行,我们也行!献血指标我们包了,也不要补助,不要假期!”就这样,丽都饭店无偿献血者一百九十六人,作为北京市第一家无偿献血单位,还有更多的无偿献血者。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有个统计,无偿献血人数:一九八四年十九人次(包括五位外宾),一九八五年一百四十一人次,一九八六年一千零九十六人次,一九八七年三千人次以上。一九八七年九月北京市第二次无偿献血日活动,两天内就有二千多人参加体检,一千一百九十三人献了血。
(摘自《大学生》第五期 孙路泓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