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职工致函本报 揭露“官倒”层层盘剥内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2
第1版(要闻)
专栏:来信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职工致函本报
揭露“官倒”层层盘剥内幕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一些职工致函本报,愤怒揭露“官倒”层层盘剥内幕。但因为他们目前处境困难,不愿公布自己的单位和姓名。
来函指出:“人民日报8月28日一版上刊登江苏省仪征铝制品总厂因原料价格超过成品的出厂价格,无法维持生产,被迫停产达一月之久。这个图片报道在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引起强烈的共鸣,因为上海许多有色金属企业面临同样的困境,有的已停产或经济效益直线下降。这种情况是‘官倒’层层盘剥大发横财造成的。”
来函指出:“今年来由于有色金属货源紧张,各省市许多挂着‘公司’、‘中心’招牌的官商利用手中物资大权,疯狂地转手倒卖,哄抬物价,从中渔利,使有色金属原料价格扶摇直上。如电解铜价格已从每吨6000元上涨到17000元;锌从每吨3000元上涨到6000元;镍从每吨7万元上涨到13万元。
“官商倒卖的手段恶劣。现在采购原料结算的方法分‘大票’‘小票’‘现钞’三种。大票就是正规的发货票;小票名目繁多,有咨询费、服务费、信息费、手续费等等,一般金额均在货款的10%以上。但用户企业付了大票、小票后,还要支付现钞,这部分现钞是给个人而不入帐的。这笔现钞由供货人或中介人随口乱要,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如镍的现钞支付最多时可达2万元,这笔钱完全由个人私分。举例说,有一笔电解铜的货源信息,传到上海某用户单位时已经过四个环节。但生意成交后,中介人还提出两个条件:一是用户单位要同时向一个货主和四个转手单位分别付款;二是向最后提供货源信息的单位付一笔现钞,每吨约200元。
“付款的办法也非常神秘,非常奇怪。如某用户购买60吨铝锭,出厂价是9000元,中间经过3个环节,每吨加价10%,共计加价6万元。这6万元如何支付呢?中介人提出要求,要用户把这笔钱汇往山西省一家银行。我们经过调查才发现山西这家银行只要收取3%的手续费,就可以提取全部现款,然后各中间环节就来瓜分现款,谁也查不出来。
“这些挂名的‘公司’‘中心’是谁操纵的呢?据我们调查,有政协、老干部局、军队、离休所、侨联等机关,甚至还有公安局、工商所、税务局。某省有一国家物资部门,将国家计划内平价50吨锌,转手倒卖给邻省物资部门,加收了管理费,而邻省物资部门又将这批货高价倒卖给‘公司’‘中心’。当用户企业买到这批锌时,价格已上涨一倍以上。
“更可怕的是,有些‘官倒’利用企业需要原料的迫切心情,在自己没有货源的情况下做‘空头’买卖,骗取钱财。如某地一家军队干休所声称有150吨电解铜可供应,且自称有供货合同和提货单。但当用户企业把170万元款子汇出后,至今没有下文,连一吨货也没有拿到。”
来函强烈要求国家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官倒”的盘剥和不法行为,制定物资供应的法规,加强工商、税务、公安管理,取消双轨制。如不是这样,生产力将无法发展,而且国无宁日。       
 本报上海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