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南朝鲜大城市交通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2
第7版(国际)
专栏:

  南朝鲜大城市交通难
  周必忠
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南朝鲜的交通难,目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车辆拥挤、道路堵塞、车祸频仍等症状,就像瘟病一样迅速从汉城蔓延到各大城市,汉城最有影响的几家报纸之一《东亚日报》最近在一篇连续报道中尖锐地指出:“汉城的‘交通地狱’现在已到达临近爆炸的极限。过去说的交通地狱,指的是上下班时,人们一下子拥进市内公共汽车,活像一蒸笼豆芽菜。而现在,由于承受不了整天川流不息的车辆的车道、桥梁、停车场,以及随之而来的车辆堵塞、停车之争等等,则造成了新的交通地狱。”
作为南朝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的汉城,尽管先后修建了4条地铁、4条纵横交错的高速干线以及众多的立交桥、高架路,还把横贯城区的汉江上架设的大桥增加到16座之多,但是从1978至1987年的10年间,道路增加率仅为3.5%,大大落后于近1000万城市人口的交通需要。据统计,今年汉城每天的交通人口已激增至1958万多人。到1987年末,全市共有汽车63万多辆,其中约占70%左右的轿车多半属私人所有。近年来,追求豪华舒适的欲望又驱使越来越多的人争相购置中型轿车。于是,从拂晓到入夜,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车流。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从汉城四周众多的卫星城像潮汐一般涌来退去的车流,更是“火上浇油”。在十字路口、桥梁、巷道等处,随时都可以见到车堵的“瓶颈”现象。即使造有高架路的地方,充其量也只能是把“瓶颈”现象推到下一个路口。在汉江南北来回流动的人次从1978年每天的250万增加到1987年末的645万,每天来回的车辆从10年前的28.9万辆增加到现在的130多万辆。据有关专家推测,纵使每年在汉江上新造一座大桥,也难以圆满解决两岸人们来往流动的问题。
使司机们大伤脑筋的是信号灯和人行横道。汉城现有信号灯1237处,比1981年增加3倍,人行横道也增加了许多。由于多数信号灯采用周期式开关,加以设置信号灯和人行横道时缺乏统筹规划,因而常常给车辆和行人带来混乱。司机们不得不开开停停,速度慢得惊人。据测,平均时速不到20公里,最慢的只有12.4公里。不过,真正使司机们叫苦不迭的还在于停车设施。全市现有停车设施尚不敷汽车量的半数需要,而市中心区仅仅达到停车需要的15%。人们不无讽刺地说,在市中心区,汽车的增加有如兔子飞步,而停车设施的增加却似乌龟爬行。因此,司机们在路边违章停车的现象日益普遍,尽管按规定警察可以对违章司机课以罚款,但警察们对此却大多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在一片混乱中,多半工龄不足4年的司机们秩序意识下降,常常是争先恐后,混线驾驶,总想夺路而走。因而车祸与日俱增。据统计,年平均交通事故增长率汉城为8.5%,釜山为10.6%,大邱为13.2%;在过去10年中,平均每万辆汽车死亡58.8人,超过美、英、日等国家或地区16倍。1987年,全境共发生交通事故175661起,死7206人,伤222701人,平均每天481起,死20人,伤610人。在包括溺水、海难、爆炸、火灾在内的整个安全事故中,交通事故的死亡者占81%、受伤者占97%。因交通事故直接蒙受的财产损失达617.44多亿元(南朝鲜币,1美元约合780元)。1986年4月至1987年3月,保险公司为此赔支的保险费高达4001亿多元。
南朝鲜大城市交通情况如此恶化,据分析其原因在于对增长的交通需要缺乏长期的交通政策。此外,也由于“交通部”负责政策、警察负责管理、“建设部”负责投资、“商工部”负责汽车生产,从而使行政管理的综合能力无从发挥。据报道,汉城已制订出一项长期市政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到2001年,汉城将新修9条地铁、6条高速干线,同时在城市结构上除中心区外,将把现在的3个准中心区扩建成5个、13个地区中心扩建成59个。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目前,生活在南朝鲜大城市的人们还不得不每天经受交通难的熬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