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莫须有”新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17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史小品

“莫须有”新解
王瑞来
“莫须有”一词,出自南宋初期权奸秦桧之口,是他回答韩世忠责问他为何加罪于岳飞时说的话。“莫须有”一词一经记录于史书,便成了强加于人以诬陷不实之罪的代名词。历来各种辞书大都释为“也许有”或“大概有”的不确定之意。我觉得这种解释和理解“莫须有”一词颇有偏差。
关于秦桧以“莫须有”一词回答韩世忠的质问,在宋代史籍中多有记载。然而,南宋宁宗时人徐自明所撰《宋宰辅编年录》卷16则所记略异:“先是,狱之成也,太傅韩世忠尝以问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不明,其事体必须有。’世忠曰:‘相公言“必须有”,此三字何以使人甘心’!”读了这条史料,人们都会注意到,诸书所记的“莫须有”,在这里两处都记作“必须有”。这并不是版本刊刻之误。遍检此书的各种版本,除了《四库全书》本被四库馆臣沿传统说法改为“莫须有”以外,从此书现存最早的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到1928年永嘉黄氏的校订本,均作“必须有”,可知宋人徐自明原书是写作“必须有”的。如果作“必须有”,就与“莫须有”的传统释意有歧。那么,其他史书作“莫须有”是不是错了呢?我认为关键是如何理解“莫须有”一词的含义。
作“必须有”是以确定的口吻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作“莫须有”则是以反诘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译作现代汉语,前者是“一定有”,后者是“难道没有吗”,两者在语意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对“莫须有”一词这样理解,与南宋初年的政治形势并不矛盾。秦桧当时独揽相柄,气焰熏天,炙手可热,他面对韩世忠这样一个已被解除兵权、仅挂有太傅虚衔的人的质问,不大可能用一句“也许有吧”这样一种似乎心虚的闪烁其辞来支吾搪塞过去。相反,蛮横地顶韩世忠一句:“事实虽然还不清楚,但那件事一定有!”倒是合乎情理的,与秦桧的嚣张气焰很吻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