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确立建设意识弘扬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 中国文联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胡启立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祝词夏衍致开幕词 赵紫阳邓小平杨尚昆李鹏等会见与会代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9
第1版(要闻)
专栏:

确立建设意识弘扬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
中国文联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胡启立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祝词夏衍致开幕词
赵紫阳邓小平杨尚昆李鹏等会见与会代表
据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郭玲春)邓小平同志今天走到千余名文学家、艺术家中间。继1979年以来的又一次会面,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序幕。
接过一位新疆代表赠送的维吾尔族小帽,邓小平顺手将它戴在头上而后微笑着绕场向人们致意。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今天会见并一起合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赵紫阳、杨尚昆、李鹏、万里、彭真、乔石、胡启立、姚依林、田纪云、李铁映、李锡铭、宋任穷、芮杏文、温家宝、伍修权、胡乔木、习仲勋、彭冲、周谷城、倪志福、方毅、康克清。
大会在国歌声中宣布开始。
胡启立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全文另发)。
文艺家们等待这次聚会已近10年。对文艺战线这一个10年,作何估价?夏衍在开幕词中称这“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代”。作为文学前辈和中国文联的负责人,他的评价是“文学艺术在崭新的历史条件下,感应着时代的脉搏而产生了深刻变化”。
胡启立肯定这10年是“文艺战线建国以来思想活跃、成果丰硕、人才辈出的一个时期”。
尽管是一次盛会,人们并不沉溺于以往的成绩。夏衍承认,中国文艺界走过的曲折、艰险的路上从30年代直到今天,“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忧伤”。时代的变化必然反映到文艺创作当中,有许多教训值得记取。他说:“那种认为文艺比政治经济更为重要的看法是不科学的,那种用行政命令来管理文艺的方法是不明智的”,“创作自由是尊重艺术规律的表现,创作自由和尊重艺术个性又是建立在文学家、艺术家的良知的基础上的。”面对当前某些值得思考的文艺现象,他指出:“那种脱离生活、游离现实、淡化矛盾的倾向是偏颇的;那种片面强调民族性而泥古不化,反对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观念是偏狭的”;当然,那种主张全盘西化、生吞活剥、东施效颦的作法是有害的。”
中国文学艺术的起落沉浮,还可以从再远一些的“五四”时代去求索经验。夏衍以为,“这就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一样,只能在学术自由、科学探讨无禁区的环境中才能进步和发展。”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全国台联、全国侨联向大会发来贺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克玉、文化部部长王蒙、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向大会致贺词。
吴祖强主持今天的开幕式并作了《关于修改〈中国文联章程〉的说明》。
代表们听取了《中国文联(1979年—1988年)会务工作报告》。
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电影、电视、民间文艺、曲艺、杂技、摄影、书法12个门类的1500名第五次文代会代表,平均年龄为59岁。
(附图片)
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出席五次文代会代表。 杨绍明摄
左起:胡启立、赵紫阳、杨尚昆、夏衍等在第五次全国文代会主席台上。 新华社记者 李生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