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和平之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26
第8版(副刊)
专栏:燕舞散文征文

  和平之岛
唐敏
我们闽南妇女是善于沉默的女性。但在沉默中,惠安女子有奇特的服饰,泉州深沪女子爱用鲜花堆满发髻,厦门女子总着国际流行的时装,漳州女人有水仙花装点的窗口。只有东山岛的妇女没有一点色彩,她们在干旱的砂质地里劳作,戴着竹笠,远远望去像男人一样。
当一个地方的女人不善妆扮自己时,这地方必定有深刻的悲痛,也必定有强烈的祈望。
东山岛是福建省最南端的海岛,它有全国最美的沙滩,最清的海水,最纯的渔村。只是那一岛的风情和阳光在战争的阴云下封锁了30多年,岛上至今还处处留下废弃的军营和碉堡。
1953年,国民党的军队一夜之间从澎湖列岛渡海而来,攻占了东山岛的一部分,人民解放军集结强兵反击,收复了被占的半个岛。这是著名的“东山战役”。东山岛有一个很大的烈士陵园,埋葬着在这次战役中献身的烈士。如今墓碑已被岁月蚀成暗绿色,悲愤的文字却记载着过去的仇恨。
过去,东山岛闻名于世的是飒爽英姿的女民兵,她们荷着枪,身上挂满子弹,月色映出她们在海滩上静静的队列,刺刀发出暗光。可在女民兵的背后是整村的寡妇。被国民党军队抓光了男人,渔村里流了30多年女人辛酸的泪。
东山岛曾是比泉州古港更早对世界通商的古代大港口,有过商业的繁荣,又毁于战争。东山岛被海盗无数次地掠夺和强占。郑成功用它做反清复明的军事基地,清朝军队多次血洗全岛。男人被杀光了,老少妇孺被赶光了。赶走了又回来,东山岛的女人又生下新一茬的男婴。无数的悲欢离合,骨肉分割的故事组成东山岛的历史。
蓬头垢面是战乱中的女人,不施铅华是准备打战的女人,黑色衣裤是思念无法回家的丈夫的女人。什么时候让东山岛的女人有打扮自己的宁静岁月呢?
在东山岛,渔船成群地出海总是在下半夜。男人们推着大大的渔船,喊着号子,从沙滩走下大海,女人们在沙滩上插秧似的插上线香,成排地长跪在岸边直到天亮也不起身。
她们的祈求是那么具体,求大海不要夺走她们的丈夫、儿子,求军舰不要射击她们的父亲兄弟,求对岸的港口在暴风雨中能容她们的男人稍避风雨。只求他们能够活着平安地归来!
东山岛人靠大海生活,感受绝不同于陆地上的人们。什么时候一个女人就成了寡妇?只要船上不再走下她的丈夫!什么时候几家的男人都翻到了海里,便留下默默无言的妻子女儿!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就是在战争阴云笼罩海峡时,两岸的渔民在海上悄悄地互相帮对方一把,一点淡水,一点柴油,一点大米。碰到原来的同乡人,就告诉一点家乡的人事。
总是战争总是隔绝,使东山人不再信神信佛,岛上甚至没有一个规模稍大的海神妈祖的庙。东山岛只有关公的庙,他们只相信人的正义,相信人的忠诚,相信友谊永不背叛。
谁愿意自己的尸骨漂浮大海被鱼群吞吃?东山岛的男人出海碰到海上的无名尸骨,一定要捞起来,全船返回安葬他们。埋葬他人的不幸,如同为自己找到可靠的归宿。渔村周围这些义冢用石头圈着,圈内终年香火不绝,红色的小布条缕缕飘起。东山岛的女人时常来照看无名的亡灵,给他们供些酒菜,如同对待自己的亡亲。她们常向这些无名的灵魂诉说心愿,她们相信这些灵魂一旦接受了他们的祈告,便会保佑她们在海中颠簸的男人。
和平的愿望就这样一天天朴素地堆积着,覆盖了各种各样的仇恨,直到阳光驱散乌云的今天。对岸的渔船来了,商船来了,被抓走的男人也回来了。东山岛的女人却只有粗糙的双手和黧黑皲裂的脸孔了,她们的青春容颜换来了一座和平的海岛。
世界上到处有战争、灾荒和种族歧视,这些地方的女人就会和东山的女人一样,丢失了女人最宝贵的一切,死死拉住和平之神的袍角,在尘埃中爬着,在废墟中生下她们的女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文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