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心中有个大写的“人”字——记西安铁路分局局长巩德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27
第1版(要闻)
专栏:

  心中有个大写的“人”字
——记西安铁路分局局长巩德顺
本报记者 景险峰
全国铁路系统实行“分局长负责制”较早的西安铁路分局,拥有7万名职工,管辖着1330公里的运营线路。1984年8月初,改革的大潮将39岁的巩德顺推上了西铁分局局长的岗位。“他过去连副职都未干过,如今充当大型企业第一管理者,这副重担挑得起吗?”提问者自有道理。
    在“人”上做文章
巩德顺任职以来,在铁路运能和运量矛盾日趋加剧的形势下,西铁分局连年超额完成运输计划,安全生产曾创1580天的新纪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他本人呢,先后被郑州铁路局评为“劳动模范”,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优秀厂长”,还荣幸地出席了党的十三大。不少同龄人以羡慕的口吻称他为“改革的弄潮儿”,局外人议论他“敢开拓,有魄力,但从来不越轨,就像列车总是沿着双轨前进”。
巩德顺成功的奥妙何在?记者留心观察并追踪他获得成功的轨迹,发现他作为一个企业家实绩不少,但最显著的长处是,能够并善于理解人,尊重人,相信人,培养人,关心人,爱护人。通过这些,造人之魂,培育企业精神。这正如巩德顺所说:“企业振兴就像列车奔驰,要靠两个轮子同步运行,一个是企业管理,一个是技术进步,而连结这两个轮子的轴则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解放了人,才能解放生产力。”
    拆掉无形的墙
巩德顺从铁道学院毕业后,长期在基层站段工作。他注意到,工人们在一块有啥说啥,可干部一来,常变得鸦雀无声,他有些想不通。可分局长的头衔,如今挂在自己身上,怎么办呢?他决心拆掉“官”与“民”之间这堵无形的墙。上任的当月,面对多年积案和大量职工来访,他郑重宣布每月14日为“分局长接待日”。同时,设立了“分局长专线电话”和“分局长信箱”。谁有冤假错案,谁有困难和意见,谁有合理化建议等,都可和他直接对话或向他反映。此举,被职工们誉为“分局长的三条热线”。几年来,他接待职工来访2000多人次,处理职工来信2000多封,解决历史积案186件,使全分局上下出现“政通人和”的局面。
以此为开端,巩德顺又倡导在全分局实行各级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并建立了职工代表接待日制度,职工代表轮流脱产调查研究制度,民主恳谈会和民主质询会制度等,探索一条新形势下保障职工参政议政,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监督企业各级领导的新路子,以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他认为,企业的民主管理决不是图形式,而在于体现出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创造性。
    “返奖”得人心
经过仔细调查了解,巩德顺觉得在安全生产问题上,过去那种单纯“以罚代教”的方法弊大利小,很不可取。更有效的办法,仍是他心中那个大写的“人”字,关键在于提高全体职工的主人翁责任心。于是,他力主西铁分局在安全生产突破500天时作出决定:“凡在此前,职工因不安全事故而受到的处罚,一律取消,一切从头开始”。几个月后,他又提出了返奖制度;由各站段在每个季度末,对上个季度中因违章操作发生事故而受到经济处罚的职工,定期进行鉴定。对确实表现好的可部分返回被扣奖金;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或立功者,可全部返奖;对发生违章违纪但本人能主动上报并认真改正的,可免于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当然,造成严重事故者,重罚重处以至开除路籍也决不手软。
铁路安全事关人命,巩德顺提出返奖制度后,许多笃信处罚万能的人担心:失却对处罚的畏惧害怕心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靠得住么?事实作了肯定的回答。返奖制度宣布后,巩德顺组织发动各站段以实例为教材,开展了扎实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前年6月10日,西铁分局在郑州铁路局6个分局中,首先实现了安全生产1500天,跨入全路先进行列,受到铁道部的表彰。
“安全特赦”和“返奖制度”,解除了套在占职工总数1/5受罚者身上的精神枷锁。那些当初说三道四的“评判员”,也不得不承认此举调动了职工执行铁路运输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谈到这一“得意之作”,巩局长向记者发了一通富于哲理的宏论。他说:“我们数万名职工,首先是人,活生生的、有思想感情的人。其次,才是火车司机、列检员、乘务员,等等。只有把人视为完整的人格,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把人当作机器或物体来处置,人的思想解放了,不受人压制,也不压制人,真正成了主人,这才谈得上意志上的自由。而有了意志上的自由,才有人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我们从根本上做好了解放生产力的工作,人的创造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了,就会有好的司机,好的列检员,好的职工队伍。”
    基层是工作的基点
铁路部门不同于一般厂矿企业,它不制造产品,主要功能在于迅速实现货物和旅客的位移。巩德顺常说,社会对铁路的要求只有八个字:安全正点,畅通无阻。要做到这一点,成天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是不行的。铁路的特点,每时每刻每天每秒都在动。成千上万人干得再好,哪怕一个人违章操作就要出事故。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
这些道理谁都明白,但要身体力行却不那么容易。任职以来,年富力强的巩局长,每年有1/3的时间泡在基层。他讨厌送往迎来,无心于文山会海。记者看到,局长办公室里,备有一个旅行袋,里面装着饼干,遇事说走就走。短短几年,全分局上百个站段,几乎都留下了他现场办公的足迹。为解决地处秦岭深处的宝成线洛阳区段子弟小学的搬迁重建,前年以来他“三下洛阳”,检查工程质量,帮助解决资金不足,直到去年9月1日职工子弟在新校上学他才满意。
西安东站是全国铁路干线的一个大型编组站,设计能力日均办理车数为4100辆。前几年,由于铁路内部各部门互相扯皮,日均办理车数仅3600多辆,经常出现“卡脖子”现象。巩德顺多次到现场考察,提出通过联产、联责、联利的包干办法,将各部门组成一个整体考核,并对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结果,使其日均办理车数比原来提高43.9%,超过了设计能力。昔日容易出现堵塞现象的西安东站,从此变得畅通无阻。
最近,在整顿经济秩序中,巩局长以普通旅客的身份多次到西安预售票窗口“微服私访”,接着组织力量打击“票霸”和“票贩子”。他通过当地新闻媒介向全社会宣布:“今后凡是发现铁路职工有内外勾结倒卖车票的,一律开除路籍!”他从严治路,在“平民局长”的称号之后,又赢得了“铁局长”的美誉。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