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建立以农民为主体投资机制 潍坊农业开发卓有成效 果树、虾池、盐田等面积激增粮食产量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04
第1版(要闻)
专栏:

  建立以农民为主体投资机制
  潍坊农业开发卓有成效
  果树、虾池、盐田等面积激增粮食产量提高
本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山东省潍坊市从1984年以来,制订各项政策调动农民从事开发性生产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以农民为主体的规模投资机制。四年全市用于农业开发投资达27.17亿元,其中农民投资26.4亿元,占投资总额97%,相当于同期中央、省对潍坊全部农业投资的30.3倍。
潍坊市委、市府制订了这样几条政策和办法:
强化集体积累,按照多层次、多行业积累的原则,分别确定不同的积累形式和积累率。全市通过以工补农、建农等形式,从乡镇企业收入中拿出4.3亿元投入开发。
劳务工商品化,实行劳务入股。潍坊市每年组织农民投1亿多个工日从事开发性生产,把省里规定的每个农村劳力每年5个义务工和15个基建工捆在一起使用,不能出工者可以资顶劳,完成应出工日后继续从事开发性建设的,按完成的工程量付给报酬或实行劳务入股,待有收益时按股分红。四年来累计投工折款16.7亿元。
通过加强教育、强化服务等措施帮助农民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四年来共引导农民从自己收入中拿出5.4亿元用于开发。
潍坊市通过启动这种以农民劳动积累为主,农民投资、乡镇企业投资为辅的新的农村投资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果树面积由1984年的43万亩扩大到100万亩。已建成精养虾池20万亩,盐田190万公亩,对虾、原盐产量分别达到1.4万吨和210万吨。
随着资金和劳力的大量投入,为强化农业“硬件”,特别是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物质条件。去年全市粮食生产在持续干旱、总面积比1984年减少120万亩的情况下,产量由1984年的37.4亿公斤增加到43.2亿公斤。1988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40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147%和41.3%。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