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4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是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今天重申这一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人民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要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要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澄清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造成的思想混乱,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党和国家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要完成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为人民服好务,必须了解群众情绪、意见和要求,据以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在工作上犯错误、出偏差,归根到底,都是由于脱离了群众,对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要求缺乏正确的了解,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领导的任务就是要作决策,只有决策民主化,才能做到决策科学化。
要了解群众,必须深入群众。成天呆在机关里,找几个“精英”,今天制订这个方案,明天制订那个方案,非出岔子、出漏子不可。当然,强调群众路线,并不意味着要搞形式主义的“群众运动”,也不是要批判所谓“专家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和依靠专家并不矛盾。有事请教专家,在决策时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这正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的专家,他的正确意见也是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并且经过群众实践的检验的。依靠群众和尊重专家意见,是一致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来自群众,又指导群众。为了制定正确的政策,干部首先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是实施正确的思想领导和工作领导的前提。决策以后,还要深入到群众中,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党的政策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会受到群众拥护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具体政策一时不为群众理解也是可能的。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同志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对话、谈心,做扎扎实实的思想政治工作,缓解矛盾,避免激化。如果决策有误,要及时纠正,取得群众的谅解。在治理整顿期间,困难多、问题多,更需要领导干部同广大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群众有话愿意给领导上说,有困难愿意向领导上讲,这是对党组织信赖的表现。领导要依靠群众必须相信群众。不相信群众的领导,决不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干部要居于群众之中,不要站在群众之上。要和群众同甘共苦,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战争年代和三年困难时期,人民群众面对着比今天大得多的困难,但他们不叫苦,不怕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领导在群众之中,既做思想工作,又同他们一道吃苦。这个好的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
经过1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广大群众,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这就对各级领导同志贯彻群众路线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提供了向群众学习的更好课堂。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努力探索和创造出一套适应新形势、新特点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使领导的决策水平更加提高,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成为群众心目中可亲、可信、可敬的人。
近几个月来,中央领导同志经常到各地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同志也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干群关系比过去亲密了。这是领导作风上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一个很喜人的势头。让我们今后牢记群众路线这条根本的工作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把它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