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读赖宁《我的希望》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21
第1版(要闻)
专栏:人民日报《今日谈》湖北电台《广播漫谈》联合征文

  读赖宁《我的希望》有感
徐立忠
12月20日的《中国少年报》刊登了英雄少年赖宁的作文《我的希望》。他希望在家里有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
他在作文中写道,他常常被“敲门声打乱了思路,又有人来找爸爸了,于是抽烟喝茶,吃瓜子、糖,大声争论,直到我再也无法做作业。”第二天,又是他妈妈的同事来敲门,“于是,和昨天一样,11点才做完作业。”他发出感叹:“我恼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赖宁的苦恼,也是许多孩子们的苦恼。多少家庭,多少少年儿童,常常因受父母亲的“来客”影响而不能安心学习。有的“来客”,一坐下就是半天不走,高谈阔论,大声说话,毫不顾及有小孩学习。“来客”无自知之明,家长不好下“逐客令”,小孩子更无法提出“抗议”。他们只好放下作业,等“客人”走后再做。本来是白天可以做完的作业,只好到晚上再做;本来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完的功课,往往要做到晚上11点。这不但影响小孩的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休息和睡眠。
现在的家庭,一般只有一二十平方米的住房,吃饭、睡觉、学习都挤在一间屋里,无法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客观条件难得一下子改变,但“来客”的影响,是人为的,完全可以设法避免。只要客人自觉点就行了。
赖宁的苦恼,道出了很多少年儿童的苦恼;赖宁的希望,也是很多少年儿童的希望。这个希望,又何尝不是包括赖宁父母在内的许许多多做父母的希望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