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管道建设要坚持两手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1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管道建设要坚持两手抓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景民
我国的管道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秦汉时代用竹筒输送卤水和天然气的史实,已载入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史册。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油田、气田、矿山和水源的开发,到1989年底,全国已拥有长距离输送管道2万多公里(包括油、气、水管道),内部集输管道5万余公里(包括油、气、水、固体管道)。应当说我国管道事业发展很快,但还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腾飞,管道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现有管线的技术改造,一手抓论证,加快新管线建设。
现有管线的主要问题:一是输送介质过于单一,主要是输油、输气、输水的,输煤浆、输矿石、输粮食、输垃圾等几乎没有,这与现代化大工业很不相称。二是输送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我国原油、成品油的流向,在加工厂布局的制约下,业已形成北向南、东向西南的格局,且无民用成品油管道,使高凝固点的原油长距离加热输送,易挥发的成品油车、船转运。这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这是对管道建设、石油流向缺乏全面技术、经济论证的结果。三是我国已建成的1.4万多公里输油输气管道,技术落后,工艺陈旧,设备效率低,消耗大成本高,必须加速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要落实经济政策,充分体现谁投入谁受益、谁改造谁有功和奖勤罚懒等原则,调动各方面力量推进管道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维护。据有关专家测算,改造搞好了,可节油10万吨、电3亿千瓦时;维护搞好了,可延长管道寿命10—15年。鉴于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在规划我国西部管道时,必须树立综合运输和“大交通”的观念。
新疆原油外运,一段时间靠铁路,但最终要靠管道。因此,及早对此进行可行性研究十分重要。这里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1、落实资源。没有年输1000万吨的资源量不宜建管道。否则,建小了不经济,建大了造成运输浪费。
2、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铁路、管道等运输手段,原料成品尽量就地就近,减少迂回运输。
3、新管线必须坚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管理体制,同时在新观念指导下不照搬东部做法,应用高效设备,突出软件配套,创沙漠管线自动化新样板。
4、新疆油、气资源的利用,要坚持双向(坚持合理利用方向、坚持合理经济流向)原则。原油出疆并入东部管网,使其发挥更大效用;天然气主要就地加工利用,其余变电外供。
5、新疆外输管道,工程浩大、投入资金多、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政策性很强,需要高层次决策,并给予其产运销一体化的扶持政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