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大会 一些委员就落实产业政策加强中央财力改善投资环境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6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大会
一些委员就落实产业政策加强中央财力改善投资环境发言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迎春)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大会,9位委员登台就当前落实产业政策、加强中央财力、改善投资环境等问题发表意见。
余建亭委员说,贯彻落实产业政策是发展经济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治理整顿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基础产业生产能力远远不适应加工产业的需求;一般加工产业生产能力很大,高水平的加工产业生产能力却很小,高水平的工业制成品大量依靠进口;地区产业分布不够合理,省区市之间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存在着盲目引进和互相封锁的现象等。他认为,只有按产业政策办事,从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领域制定重点发展产业、重点限制产业的目标及一整套实施保障政策,才能使我国经济更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经叔平委员在会上就治理整顿公司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正确估计清理整顿公司的进展状况,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是当前工作的关键。清理整顿公司工作取得了成绩,但不可盲目乐观。对这样一件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工作的大事,各级领导应该充分认识,高度警觉,负起责任,消除工作中的阻力。
施宁荪、阳忠恕委员在联合发言中提出,要加强中央财力,适度控制分权。他们认为,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办法带来财力分散的后果无可置疑,有必要加以改进。由于我国中央财力薄弱,致使中央调控难以发挥作用。近年来经济过热,结构失衡,秩序混乱,分配不公,“官倒”盛行,无不与此有关。他们建议,应当有计划地推行分税制,可以先试点,实行政务、财务、事务、预算一体的地方分级自我平衡体制,使中央财力集中到70%以上,预算外资金做到逐年下降,而地方财政又能够自给自足。
汪慕恒委员代表台盟中央提出了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引进台资的建议。他说,去年台胞来大陆的投资急剧增长,主要是在福建省,特别是在厦门地区,今年投资的增势可能会更加猛烈。目前来大陆投资的主要是台湾的中小资本。吸引台资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我们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动员各方面力量,充分开拓各种渠道,大力扩大引进台胞投资。他建议制订一套有关台资投资的明确法规和实施细则;立即着手扩大厦门经济特区的港口运输能力,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孙承佩委员代表九三学社中央,陆榕树委员代表黄鼎臣、许志猛、郑守仪委员,分别就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挥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作用问题发表了意见。
侯祥麟委员代表鲍奕珊、汤德全、王大珩、李苏、浦通修、沈元委员,常诚委员,李修仁委员,分别就科研人才、粮食生产、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问题发了言。
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谷牧、邓兆祥、屈武、刘靖基、卢嘉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