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仍有新意的老话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7
第8版(副刊)
专栏:

  仍有新意的老话题
江霞
现在已不是写文言文的时代,我们的书面语与口语大体相近,所以写文章是否吸收群众语言,并不那么显眼。要是在从前,随便说吧,比如晚明小品中,有人(好像是徐文长)写道:“西兴脚子云:风在戴老爷家过夏,在我家过冬”,这就很引人注目。因为这种群众语言生动、尖锐、有风趣,用了可以给文章带来生气。
在文雅的诗词中,这种情形更加突出。像李清照,很会把民间口语加以锤炼,引进音律,所以她的词作使人读后感到浅近、清新、亲切。例如:“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等,都是。她对民间口语(从词汇到语法、口吻),一是有选择,不用糟粕;二是有加工,使之更精炼,所以很能传神。这种语言风格,应该是构成“易安体”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不显眼的事情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来,在延安整风、反对党八股的影响下,人们写论文(当然不包括那些专门科学研究报告之类的论文),还比较注意吸收变化中的群众口语的精华。可是现在,这个空气淡薄了。有些文章,不但不吸收群众活的语言,也不是正确地使用科学概念,而是追逐一种蹩脚的时髦,把某一专科的术语乱搬到另一领域来,弄得文章诘屈聱牙,似是而非,使人费解。还有,在并非专科研究报告的论文中,也存在着向古奥、艰深、生涩方向发展的倾向。有的人甚至将这种情况,美其名曰:“文体革命”。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陶行知诗歌:书呆子煮饭,一锅四样:“生、焦、硬、烂”。读那些生涩文章,确实有吃夹生饭的感觉。这种夹生饭,我煮过,也吃过,所以有体会。
其实,令人费解的文章,未必就是高深。毛泽东的理论文章,鲁迅的短评、政论,都很深刻,同时却又很平易近人。毛泽东提倡下苦功学习语言,特别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鲁迅也早就强调:要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生活在前进,新事物在涌现,群众语汇也在变化着。倘若我们十分努力,大概也能够像鲁迅说的那样“博采口语,来改革我的文章”。
看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仅适用于实际工作,不仅适用于文艺创作,恐怕也适用于作文章。——文章是写给群众看的,那么,落笔时心里就不能没有群众,勿使语言同群众相距十万八千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