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在这里充满希望——哈尔滨锅炉厂提供的启示和答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0
第1版(要闻)
专栏:国家一级企业风采

  社会主义,在这里充满希望
——哈尔滨锅炉厂提供的启示和答案
新华社记者 祖伯光 本报记者 武培真
国家一级企业榜上有名的哈尔滨锅炉厂,30多年来,它生产的锅炉,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42%;去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4759元,是全国机械行业平均数的2.2倍;我国首台60万千瓦发电锅炉在此诞生,标志着中国的锅炉生产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的大型企业之林。
这里,廉洁、公道、民主、团结、文明的新风,吹拂每个角落。
哈尔滨锅炉厂正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卓越成就,向人们展示:社会主义在这里充满希望。
“图享受,别参加共产党”
厂长迟建福在推行厂长负责制的1984年底上任了。他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以主动地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迟建福首先注意理顺职工的情绪,在职工议论颇多的干部特殊化问题上开刀,决心以干部的廉洁建立新型的干群关系。他作为享受厅局级待遇的厂长决不搞特殊,在物质、生活待遇上尽量向普通干部、职工看齐。他告诫干部:“当共产党的官,就得带头吃苦,讲牺牲,比贡献。图享受,别参加共产党!”
迟建福定下家规:不准占公家便宜,不搞夫贵妻荣那一套。
哈尔滨锅炉厂总是兑现合同,市里下文奖励他和其他厂级领导干部一级工资。在这同时,工厂也在长工资。职工代表按规定一致同意他们长两级。可他和厂级干部只要市奖励的一级工资,把厂内指标让给别人。
迟建福的住房只有39平方米,与一些老工人大体相当。按条件他可以分到更好的房子,但两次分配他都谦让了。
像迟建福一样,党委书记耿雷和10多名厂级干部都以廉洁为荣,他们享受和职工相当的生活待遇。20多名新提拔的分厂厂长一级干部,至今仍住在一室一厨的宿舍里。对于领导干部吃苦在前的美德,工人们写春联颂扬:厂长廉洁书记廉洁层层廉洁,领导满意群众满意上下满意。横批:喜看今朝。
厂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迟建福非常信服恩格斯在《论权威》中的话:“大工厂里的自动机器,比任何雇用工人的小资本家要专制得多。至少就劳动时间而言,可以在这些工厂的大门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迟建福上任后就领导全厂全面整顿劳动、工作、工艺纪律。工厂制定了《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并组成专门纪律检查组,做到违纪必究。一名职工,在周末下班前两三分钟离开岗位到车间门外买了一只鸡,被检查组发现罚了款并因此扣掉一笔奖金。另一名职工中午洗澡,上班迟到了3分钟,也被扣奖金。从此,工厂劳动纪律肃然,宽阔整齐的厂区马路上不见闲人。
这里的厂规厂纪不仅仅对着工人,更是对着各级干部。就说厂长吧,上任不久,厂里生产我国第一台60万千瓦发电锅炉时,个别高强度螺栓孔没达到技术要求,他立即宣布扣厂长一个季度奖金,并且下浮一级工资,其他有关责任者也都受了罚。类似这样的事,厂长就有四次之多。
至今职工们还常谈起厂务会议和厂党委连“斩”几员“大将”的事。气燃分厂厂长因其女儿被她所在公司罚了5元钱,他便利用职权中断供给这个公司氧气,影响了生产。厂里依照厂规厂纪罢免了这个分厂厂长的职务。管子分厂副厂长因与质量检查员发生误会,一时性起打了检查员,被撤销领导职务。厂医院院长违反医院管理制度,以权谋私,也被免了职。提起几员“大将”来,职工们包括有些厂领导都认为处理太重。但迟建福认为,领导必须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不如此便不能号令千军万马。他说:“当制度能管住一切人的时候,它才成为真正的制度。”
工厂是个温暖的家
哈锅的职工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一走进大门,干净整洁的厂区见不到一个电焊条头和烟头;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十分周到细致,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全忘了。职工们真正把工厂看成是温暖的家。
为了这个温暖的家,工厂的领导们倾注了全部的爱。
职工在生产上满负荷,各级领导千方百计为职工生活减负荷。为避免职工中午吃饭排长队,食堂工作人员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车间、处室。为减轻职工家务负担,食堂每天蒸1000公斤馒头让职工买回家。厂里冬天为职工准备成袋的冻饺子,春、夏、秋三季在厂区搞周末食品展销,鱼、肉、鸡、虾等几十种副食和主食任你选购,厂里不赚一分钱。
厂里每年冬天都到南方采购各种新鲜蔬菜,价钱比市场便宜一多半。仅此一项每个职工一年少支出40元。厂里数百名单身职工享受着更为优惠的待遇。老职工退休,厂里都要召开隆重欢送会,给每人录像,录下他们操作的机器、办公桌以及和战友们一起工作的现场,免费赠送。一对银发夫妇对子女说:“工厂就是咱们家,大家兴旺,小家富裕。认准这个理,你们在厂里可得拚命干。”
一心建“命运共同体”
哈锅的领导者们把工厂看成是由“心脏”、“动脉”等部分有机组成的一台“大型锅炉”,十分注意发挥整体的积极性。
他们把党政关系比喻成左心室右心室合为一心的关系。党委书记耿雷和厂长迟建福互为党委会、厂务会的“班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顾全大局,决不争权。在工作中他们配合默契,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后面站着一个坚定的支持者。这样使全厂无论是来自党委还是厂务会议的各项决定都畅通无阻。
厂党委和厂长非常尊重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注意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在哈锅,一年一度的厂长报告,重大问题的决策,经济责任制、工资奖金分配、福利基金的使用、住房分配乃至厂长和书记的升级,都分别由全体职工、职代会及其主席团讨论、审议、通过或决定,并实行全过程的民主监督。
职工们通过民主管理认识了自身的使命和利益,更多地关心工厂的生产、管理、技术进步、上等级和企业的集体荣誉。厂里任务不足影响效益,职工们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各种信息。仅1989年全厂提出合理化建议10335条,平均一人一条还多;实现技术革新335项,创直接经济效益350万元。
党政之间一条心,全厂职工万众一心,不断地创造出建厂史上的各种奇迹。1985年以来的五年间,这个厂连续获得了22项全国性最高荣誉。厂长迟建福也荣膺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每个哈锅人无不为此而骄傲。他们以自己的成功实践在共和国这片土地上奏出了一曲雄壮的乐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