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温饱代替饥寒 荒原拓出绿洲 宁夏南部山区基本脱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2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饱代替饥寒 荒原拓出绿洲
宁夏南部山区基本脱贫
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 记者张书政报道:素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的宁夏南部山区,回、汉各族群众生产、生活蒸蒸日上。从该地区调查研究归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学智高兴地说:“前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宁夏南部山区,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建设,已基本上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周总理的遗愿实现了!”
宁南山区包括银南地区的同心、盐池两县和固原地区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6县,是回族聚居地区。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宁南山区的建设。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对该地区脱贫致富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如今,宁南大地的山、水、人、田,旧貌换新颜。
温饱代替饥寒。目前,宁南8县有68%的人过上富裕日子,或温饱有余;20%的人生活达到“温饱型”;剩下的12%,约3.8万户,虽尚未脱贫,但在各级政府关怀下,生活上也有了较大改善。去年,8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0元,人均占有粮食252公斤。
荒原拓出绿洲。自治区党委、政府注重农田水利建设,同时,组织居住在“一方土难养一方人”的高寒山区农民移民,到引黄灌区的大片荒地上进行开发性建设。1983年至今,建成移民乡15处,安置16.7万人,开荒40多万亩,亩均产粮190多公斤。一处移民乡,就是一片绿洲。现在,从中卫县南山台子乡到固原县七营镇,百余公里狭长的黄土高原上,田畴交错,林茂粮丰。
一批古城镇焕发青春。宁南8县星罗棋布的古城镇处处充满生机。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雄关固原山城,解放初市容破旧,肩挑吃水,牛拉赶集。如今,幢幢居民楼拔地而起,条条柏油路在林荫下伸展,水、电畅通,五业兴旺,成为六盘山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历史悠久的同心县城同心镇,是西北高原上农、牧、手工业商品交换的集散地。现在建起商业、服务业网点百余个,工商农贸市场规模大,闻名遐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