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阅读
  • 0回复

红旗渠畔绘新图(图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29
第8版(摄影)
专栏:

红旗渠畔绘新图
读者看到这一组图片,也许会问:这就是昔日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贫困山区么?是的。河南林县经过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条件改善,旧貌换新颜。
没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气吞山河的红旗渠;没有红旗渠,就没有今日的林县。红旗渠不仅灌溉着林县54万亩土地,艰巨雄伟的工程,更培养造就了一代新型农民。他们有胆有识,乘着改革的春风,十万大军出太行,不仅挣回了数亿元的资金,更带来了发展山区经济的信息和技术。机械铸造、山果加工、缫丝纺织、石头建材等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60%的农村劳力走进工厂,上千种产品畅销全国,数十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清清的红旗渠水滋润着林县大地,修建红旗渠培育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林县人民,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
张雅心 江峰 常孙摄影报道
欢乐的建筑工人。
林县掀起了以红旗渠配套工程和小流域治理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修建红旗渠的老模范王师存不减当年风采。
群众集资7000万元办教育,儿童入学率达99%。图为原康乡初级中学学生上生理卫生辅导课。
全县城乡居民储蓄9亿多元,人均超千元,居河南省之冠。
深山区石板岩乡缫丝厂生产的“梅花牌”白厂丝获农业部金杯奖,畅销欧、美、东南亚。图为女工们精心操作。
各级干部和群众一起探索开发山区经济的道路,图为县供销社干部和农民一起分析果树管理技术。
县委、县政府干部同群众一起参加农田水利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