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干部交流 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8
第1版(要闻)
专栏:

  干部交流 势在必行
本报评论员
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干部交流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一批又一批领导干部按照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愉快地接受组织的调动,交流到新的工作岗位,其中有不少干部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创造新的成绩,锻炼了自己,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实行干部交流,不同于一般的人事调整,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干部制度改革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从已经实行这项措施的地方看,通过交流,不仅进一步改善了一批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提高了班子的整体功能,而且使干部增长了见识,经受了锻炼,丰富了工作经验,提高了领导才干和领导水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经过交流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实践证明,实行干部交流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不少长期蹲机关、坐办公室的干部,特别是有相当数量未经基层锻炼的“三门”(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干部,这些干部的文化水平是较高的,但在实践经验方面却是“弱项”,因此,很需要到农村、企业锻炼一段时间,“补”上这必要的一“课”。另一方面,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受到地域和岗位的局限,视野不够开阔,缺乏总揽全局的能力,对于这些干部来说,也有必要实行交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条件。当然,干部交流决不限于以上两种情况,这项工作做好了,收益是多方面的。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干部交流的工作还要迈出更大的步伐。阻力有没有?有。最大的阻力恐怕还是来自一些干部头脑中的“怕”字,怕吃苦、怕牺牲个人利益、怕离开城市等。因为要交流,自然要有一部分干部从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当组织上作出交流的决定的时候,干部本人是首先考虑党的事业的需要,还是首先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是确立艰苦奋斗、好好干一番事业的革命志向,还是贪图安逸,强调困难,向组织讨价还价?我们相信,大多数干部是能够作出正确抉择的。对于少数不愿服从组织决定的干部,党组织和干部部门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党的组织原则,严格要求,不能只讲照顾、迁就,不讲组织纪律。同时,对于确有困难的干部,要给予热情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力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心情舒畅地走上新的岗位。
实行干部交流,不是和某些干部过不去。干部交流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培养干部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今后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基层干部,都要有进行交流的思想准备,都要愉快地接受组织上的安排,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