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回忆瞿秋白同志 瞿秋白同志逝世十五周年纪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8
第5版()
专栏:

  回忆瞿秋白同志
瞿秋白同志逝世十五周年纪念
李伯钊
一九三一年,瞿秋白同志被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为当时人民政府的教育部部长。一九三二年他由白色区域来到红色区域的中心瑞京。他患很重的肺病,但是工作繁重,不仅管一般的文化教育工作,还兼管教育部所隶属的艺术局,所以常常带病工作。
苏区当时群众性的文艺工作中心在红军大学。红军大学先后由叶剑英同志和刘伯承同志任校长。他们都很重视文艺工作对教育工作所起的辅助作用。由外来的少数文艺工作的爱好者与红军中高级干部发动组织的工农剧社,很短期间就推广到各省县,以至于区都组织起工农剧社的分社。工作的范围扩大,文艺工作干部的需要也随着增加,中央苏区就创办了第一所戏剧学校。当时瞿秋白同志提议学校的名称应以高尔基来命名。他说:
“高尔基的文艺是为大众的文艺,应该是我们戏剧学校的方向!”他推荐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戏剧《下层》说:
“那真正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小说和戏剧。”
没有教员,没有教材,没有书的学校创办是艰难的,难以想像的。我们在瑞京附近找着一所破庙,略加修理,建设了一个室内剧场。他用鲁迅的话来鼓励我们:“路是人走出来的。”他又说:“革命的戏剧学校在苏区还是初生的婴孩,慢慢抚育吧!不要性急。”
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共产青年团员。都是参加过土地革命苏维埃斗争的农村青年男女,有粗通文字的、也有文盲。最感困难的是教员,只有数的几个人,又多是兼职,内中钱壮飞同志、胡底同志的课最多,每周每人竟要担任二十四小时。当时俘虏来的白军军官中有擅长美术与舞台装置的,有长于导演的,经过一时期工作的考验,党就决定请他们当教员。学生借口听不懂俘虏军官的广东话,不欢迎他们讲课。瞿秋白同志劝告戏剧学校的同学们:
“广东话听不懂可以慢慢听。目前你们需要美术的智识,舞台装置的智识。他们有这种专门智识,你们没有,要虚心跟他们学习。他们过去是白军军官,缴枪过来了,替红军做事了,仍然讨厌他们,瞧不起他们,这是不对的。你们不要他们教,你们就没有教员,没有教员的学校就只好散伙,散伙就只好请你们收拾包袱回家,学校关门……你们天天在唱工农剧社的社歌:“我们是工农革命的战士,艺术是我们的武器,为苏维埃而斗争!”我问你们大家一个问题,艺术这个武器你们究竟拿到手没有?”
学生整齐而干脆的答道:“没有!”青年团员们被瞿秋白同志说服了。
当着高尔基戏剧学校讨论教学方针计划的时候,我记得他强调了两点:第一,学校要附设戏团,组织到火线上去巡回表演,鼓励士气,进行作战鼓动。平时按集期到集上流动表演,保持同群众密切的联系,搜集创作材料。他说:“闭门造车是绝不能创造出大众化的艺术来的。”
第二,他主张学校除普通班外应添设红军班和地方班。红军里面的文化娱乐工作与各军团剧社的活动是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他认为戏剧学校如果不为红军部队培养艺术干部,就失掉了创办的重要意义。同时他建议把瑞京云集区工农剧社的社长,长汀县工农剧社社长,中央印刷厂工农剧社社长,各区的社长调来训练,开设地方班,半年毕业。他说:“没有戏剧工作骨干,就谈不到什么工农戏剧运动。”
剧校所属中央剧团演出了《无论如何要胜利》一剧以后,他召开了作者、导演、演员的会议,称赞这个戏的成功。这出戏是在四次“围剿”和五次“围剿”之间,搜集了广昌一带白军如何蹂躏赤白交界的老百姓的材料写成的。一个不满十岁的儿童团员和他双目不明的姊姊用生命来保守秘密,至死不说出红军的行程。这个戏无论到那里演出,群众都被感动得高呼:“打死白匪!”秋白同志说:
“这一出戏应当到边沿区到处去演,解决群众斗争最尖锐的矛盾,暴露白军的残暴,鼓励群众如何同白军作斗争,增加边沿区群众胜利的信心。”
同时,他也批评剧本存在的缺点,着重指出该剧作中有的台词显得生硬,抽象,听起来不入耳。他指出:
“要用活人口里的话来写台词,不要硬搬书上的死句子。务要使人一听就懂,愿意听,欢喜听。让群众闭上眼睛听,也能听出来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讲话。语言艺术是戏剧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秋白同志鼓励大家搜集民歌来填词。庆祝二苏大会上,云集区的俱乐部唱了几个歌子,很好听,后来打听出来都是江西老百姓中最流行的《竹片歌》、《砍柴歌》、《十骂反革命歌》。他笑着对我们说:
“通俗的歌词对群众教育作用大,没有人写谱就照民歌典谱填词。好听,好唱,群众熟悉,马上能流传。比有些创作的曲子还好些!”
为了防空,学校搬到梅村,离教育部只三二里路。秋白同志常来,为戏剧学校的教职员讲政治课,解答时事问题。由于他精通马列主义,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时事,听众总是精神饱满,常常发出笑声。他一走出校门,总有一大群学生和先生围住他,不让他走掉。他每次都说:
“隔两天我再来听《哎哟来》(刘秀章的别名,她是兴国县最好的青年农妇歌手)的兴国山歌。”
一阵如雷的掌声把他送走。两个最小的演员秋兰、郭滴海每次都把他送到教育部才回来。
五月三日夜(附图片)
瞿秋白同志遗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