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回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7
第8版(副刊)
专栏:

  回游
许向前
穿过卵石铺就的小道,踏进黑瓦白墙的渔家,那位路上邂逅的青年渔民,高兴地把酒和满是渔乡风味的下酒菜,摆满了红木八仙桌,我们和主人对饮起来。
酒过三杯,彼此越发随便和热络。青年渔民的祖上一直在岛上生活,算得上这儿的“土著”了;乘着酒兴,我们把刚才在海边拣到的卵石,摆满了一张大凳子。主人见我们评判谁拣到的好,哪颗有杂色,就面有得色,尔后望着海潮陷入了沉思。一会儿,他用粗糙的手出神地摸着一颗光滑透亮的卵石,说:卵石虽小,却很有灵性,即使把它们丢在远海,也会经过漫长岁月的漂泊找回故里。有人曾做过“试验”。他怕我们不相信,便从里屋端出一只黑匣子,轻轻揭开,现出一颗乌黑发亮的卵石。石上有排模糊不清的字迹,是被海水冲刷所致。他说,这就是一颗不知哪一位先人刻意雕字放生远海,几经漂泊而回来的卵石。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一种久久沉淀的旷古幽情,蓦然在心底沸扬起来。
据说这个小岛,多数人家都保存着“远游”回来的卵石。每年春节、中秋和渔汛季节,他们总要把卵石拿出来,喃喃地向它倾诉自己的欢乐和感激之情。
小岛的一个呈凹型的避风港里,那些奇妙而有灵气的海卵石,聚积在金色沙滩上。当海风抚摸它们浑圆光滑的身躯时,它们会报以“呜呜”的回音。
在这个著名的舟山群岛的一个小岛上,我们的脚下碧波万顷,海阔天高。当地同志告诉我们:近年来,回乡探亲寻根的海外同胞一年比一年多。当日青丝少年郎,今朝已是白头翁。这里的山水是最清楚此番离情别绪的。
我们一边听当地同志讲述,一边掂量手里的海卵石,心里涌起重重热浪——也许此刻,就在我们说话的当儿,它们的伙伴正在日夜兼程,行进在回游途中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