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市长的责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23
第1版(要闻)
专栏:

  市长的责任
陈华 朱树喜 贺晓林
(一)
成都这几年变化真大。
不知道哪来这么多车,哪来这么多人。可也奇怪,这几年倒一年比一年干净了;
城区里每年有近百万平方米的楼房竣工,可自来水往高处爬的速度越来越快,添了那么多家用电器,缺电摸黑的日子却越来越少;
购买力增加快,商业网点增加的速度也丝毫不慢,这难那难,抱怨声越来越少;
看看物价,成都人自己也许不觉得怎么样,然而外地人总这样说:“要讲过日子,还是在成都。”
交通堵塞的现象在减少,噪音也在降低,大道修得坦坦荡荡,小巷也整治得清清爽爽;
有事进“衙门”,一本政府编辑的《成都市民办事指南》在手,大到出国签证,上户口,打官司,小到买煤气,订牛奶,该找谁,怎么找,一目了然;
提个意见,反映问题,“市长公开电话”随时都是畅通的;
……
这一切悄悄然而巨大的变化,都被成都市民敏锐地感受到了。
    (二)
城市管理千头万绪,作为政府管什么,怎么管?
“关键是改善政府行为”。刁金祥市长一针见血。
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突然发现过去的那一套管理城市的办法有些不灵了。比如,“年初布置工作,年终总结工作,日常遇到什么解决什么”这一自50年代起沿用下来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直觉的,而城市的管理需要科学和理性;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定的,而到了现在,人们发现,这原定的职能,往往使有相当多的事没人干,同时又有相当多的人无事可干;传统管理方法的实施者,强调转变工作作风,但由于缺乏制度约束,作风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素质;吃大锅饭,政府的一些工作完不成,谁都有说的;……
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面临改革的挑战,政府行为也随之面临改革的挑战。
1987年,成都市开始对政府工作管理运行方式进行改革,采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政府当年要完成的主要工作转化成具体目标,通过按项分解,落实到政府各级职能部门中进行管理、协调、督查、考核。
这种管理模式,从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广泛应用于欧美和日本的企业管理。把这一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城市管理则是我们的创举。
1989年,成都市有197项工作纳入了政府一级工作目标,去年是264项,到今年已增加到302项。(⑴⑵)
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几乎涉及政府所有的部门。好,和尚多了正好担水。这个目标被分解成50个二级目标,往下又分解为若干小目标,每个“和尚”面前都有一只“大缸”。一年下来,“缸缸水满”,成都进入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的行列。成都是全国首家达到灭蝇先进标准的城市。
    (三)
人们爱把政府官员叫做“父母官”。
在成都市政府的肩头,有工农业生产、财政收入、市政建设等诸如此类的大事,也有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大事小事都得管,谁叫你是“父母官”呢?
目标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得“父母官”们既抱住了“西瓜”又拣到了“芝麻”。
一天,市长刁金祥在现场办公时,看到一条小街的一个排污阴井没有盖。一位老人告诉他,阴井缺盖好几个月了。刁金祥走街串巷,发现不少小街小巷有类似问题。有的排水沟不通,有的路面不平,还有相当多的人行道是土路,雨天一滩泥。于是,他在市长办公会上提出要集中力量整治一批小街小巷。
从1989年起,治理小街小巷纳入了政府的工作目标,于是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舒銮逸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的头头脑脑都“绑进”了这一目标中,一口气干了整整两年。现在已有202条小街小巷得到整治。今年又有250条中小街道的整治纳入目标。
当传统的“交办”工作方式为目标所取代,也就在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面前竖起了一把考核量尺。而且,衡量的结果直接影响干部的升降使用及奖惩。于是,尽心尽责干好工作在各部门蔚然成风。
新华东路107号大院居民打电话找“市长公开电话”,反映邻近的施工工地泥沙堵塞了下水道,大院遭水淹。接电话的两位处长放下电话骑车赶到现场……后来,施工单位专门修了一条新的排水沟。当然,这两位处长也可以采用记录在案,往上汇报的工作方法,但是,又会怎样去评价他们的工作实绩呢?
现在,政府的工作不需要突击检查,也不用搞“挑灯夜战”,各项工作都井井有条,循序渐进。刁金祥和他的副手们不再事事缠身,一年中,他们有一大半时间在基层搞调研或现场办公。
小事办得群众满意,大事抓得得力,与目标管理带来的政府机构高效运行不无关系。
物价的稳定,是群众关心的大事。为控制物价,市政府建立了物价保证系统,对主要商品物价进行重点监控,并将量化、质化、时化目标分解到市经委、财办、农委,组织所属单位作为硬任务保证完成。对群众最关心的“菜篮子”,政府不仅监控市场物价,而且以“菜园子”保“菜篮子”,对二、三线的菜田建设每年都有目标,工作做到了田头。为保证淡季不淡,连每个月的蔬菜供应量都有具体的达标要求。
因此,当成都人拎起那只令外地人羡慕的“菜篮子”时,总是感到政府离自己很近。也许市民们并不知道什么叫目标管理,但他们从身边生活条件的改善、从一件件实事中,感到了政府追求的根本目标: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办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