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机构消肿职能转变干部变勤生产发展内蒙古旗县级机构改革试点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0
第1版(要闻)
专栏:

机构消肿职能转变干部变勤生产发展
内蒙古旗县级机构改革试点成功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今年旗县级机构改革全部铺开,3年内精简转移行政人员20%。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机构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已由点到面在近20个旗县推广开花结果。自治区党委书记王群告诉记者:“实践证明,进行旗县级综合配套的机构改革,不仅是振兴经济、摆脱贫困的成功之路,同时必将成为贯彻八中全会精神,加速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
从财政赤字到财政盈余,这是内蒙古卓资县、察右前旗实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显著变化。1983年,卓资县县级财政收入365万元,而行政人员开支就用去339万元。1984年以来,他们精简行政机关人员1150人,不仅节约了33%的行政开支,而且多余的人员去办经济实体,创造出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1991年这个县财政收入达847万元,甩掉“财政补贴”的帽子,年终纯结余358万元。察右前旗1988年在吸取卓资县好的做法的基础上,精简了行政人员32%,创造了农、工、商、科、运“一条龙”,完善了农村牧区产前产后服务,县财政以每年递增37.4%的速度增长。群众高兴地说:“机构由繁到简,干部由懒变勤,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生产发展。”
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缩编减人,而是为了转变职能,发展生产力。内蒙古把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同建立健全直接为广大农村牧区服务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实体结合起来。通过组建集团公司,使一些党政干部、科技干部参加转移到经营服务的实体中来。现在,内蒙古农村牧区活跃着的甜菜一条龙、杂粮一条龙、养鸡一条龙、畜产品一条龙等,上联市场、中联企业、下联农牧户,兼有培训农牧民,提供良种,推广科技、负责收购等职能。像这样的龙,宁城县有10条、阿鲁克尔沁旗有5条,察右中旗有4条。
(刘工践 王树青 尚和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