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阅读
  • 0回复

扎扎实实登新台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8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扎扎实实登新台阶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如和煦春风吹拂大地。全国各地都在抓紧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力争我国经济能够再登上一个新台阶,形势令人鼓舞。
国民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速度。没有这个速度,我们就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今后第二步第三步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雄心壮志,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争取我国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加速经济发展是我们的愿望,这个愿望是有根据的。能否达到这个愿望,重要的就看我们的方针、政策、措施是否对头,看我们的劲用在什么地方。
劲要用在改革开放上。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改革才能激发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国民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效益问题,主要靠改革来解决。只要全国三万个大中型骨干企业活起来,速度、资金、效益等问题就不难解决。因此,加快发展的第一意义,就是加快改革步伐,扎扎实实在转换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体系和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下功夫。
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开放。开放才可能使我们放开眼界,观察全球,审视自己,增加紧迫感和使命感;开放才可能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交换市场信息,按国际标准检验我们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开放才可能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与先进管理经验,补充我们的不足。改革开放不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也快不起来。
劲要用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结构合理才有最大的效益。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速度。我们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工业品市场,并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要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解决能源、交通、邮电、水利和原材料这些“瓶颈”问题,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生产、生活的服务质量,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上项目要服从产业政策,考虑基础产业的可能,否则就会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引进,造成新的比例失调。结构扭曲下的高速度,不是真正的高速度。国民经济的总量增加、外延扩大必不可少,但内涵提高更重要,也更艰难,我们要继续在品种、质量、效益上下功夫。
劲要用在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重视科学技术,增加科技投资,加快智力开发,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促进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这是经济发展的深厚源泉和强大支柱。今后不论是新建项目还是技改项目,都要尽可能采用高新技术,投资不足,宁肯少搞几个项目,也绝不搞低水平、老技术的重复。今后的经济发展,应该主要依靠新技术含量的增加。只有在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才是现代化经济。
劲要用在发育市场、拓宽市场上。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没有市场的商品,就是没有交换价值的商品,因而也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市场约束。不抓市场开拓,盲目上项目、上产量,只能是加大库存,积压资金,效益低下。我们的国家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民的消费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要调查和分析这个转型期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研究和预测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盯住市场,开拓市场,及时地调整生产结构,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品种齐全、质量合格的商品来。
劲要用在发展战略的科学决策上。国民经济发展牵动全局的各个方面,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都要注意宏观把握,总体构思,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自己的情况,确定战略重点,找到主攻方向,有板有眼地去干。这绝不是兴之所来,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所能奏效的。加快经济发展,要尊重经济规律,注意总量平衡,审视客观条件,扎扎实实地去干。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总体规划,反复进行论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有了四十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也十多年,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干部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对建设规律的认识也比过去深刻得多。只要我们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上下一致,努力奋斗,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完全有可能在健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