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阅读
  • 0回复

推动企业走向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11
第1版(要闻)
专栏:

推动企业走向市场
本报评论员
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推动企业走向市场。抓住了这个环节,就抓住了企业深化改革的根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企业的生产要围绕市场需求来组织,企业的产品要在市场上找出路、见高低,企业的效益也要通过市场销售来体现。推动企业走向市场,就可以通过责任、利益和风险的结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引导企业对生产资料、资金、劳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所以,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
推动企业走向市场,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为企业逐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企业要眼睛向内,搞好自身的改革,在转换经营机制上狠下功夫。
就外部环境来看,最重要的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实行政企分开,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真正落实企业的经营权,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一些行政部门机构庞大,办事手续繁琐,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涉过多,使企业成了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这些弊端抑制了企业的生机与发展,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不利于发挥市场的作用。这些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各级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企业法,转变管理职能和方式,随着产品的丰裕,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和比重,增加市场调节部分,提高企业在购销两方面的市场化程度。要精简机构,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改善服务工作,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
推动企业走向市场,还要注意推进与企业改革相配套的改革,加速培育市场体系,这也是创造外部环境的重要环节。现在,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有些市场交易规则不够完善,造成了不正当竞争;有些生产要素还未真正形成市场,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运转。这些问题也制约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这需要进行物价和流通体制的改革,进行财政金融、计划体制、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建立和发展各种市场,促进市场规范化。
推动企业走向市场,除了理顺外部关系之外,最关键的,是企业要搞好自身的改革。企业要打破陈旧的思路,不能光靠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等待“输血”,要依靠内部机制的改革自己“造血”。现在有些企业嘴里说要走向市场,实际上还在那里生产滞销产品;有些企业把多年积压的库存屡次计入产值,虚盈实亏,把包袱甩在政府身上,靠贷款过日子。这种状况必须尽早改变。企业要真正以走向市场为目标,向经营型转变。要在经营决策、机构设置、人事任免、内部分配、劳动用工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改革。要以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为核心,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面向市场建立起一套新的经营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在建立新机制的过程中,克服“吃大锅饭”和短期行为等种种弊端,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能力,向市场要效益。
在企业内部的改革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完善企业领导体制,要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个企业要有好的领导班子。这个领导班子要团结一致,善于经营,重视技术进步,并且能够以身作则团结职工共同努力奋斗。企业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制度和程序,调动和发挥企业职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这样,企业才能保持生命力,提高凝聚力。
推动企业走向市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让我们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力争早日见到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