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阅读
  • 0回复

绿色的丰碑——记云南垦区创业四十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8
第8版(摄影)
专栏:

绿色的丰碑
——记云南垦区创业四十年
40年前,在新中国建立不久的时刻,一批曾经南征北战的退伍军人和一批立志改造山河的青年,汇合成十万志愿拓荒者的队伍,奔赴云南高原,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荒芜的土地,在人迹罕至的丛林燃起生命的火炬。弹指一挥间,40年后的今天,东起红河之滨,西到大盈江畔,绵延数千公里的崇山峻岭上胶林莽莽,茶园青青,咖啡灿灿,瓜果累累,农垦新城座座,这些都恰如绿色的丰碑,记载着祖国四大垦区之一的云南农垦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陈安定 杨腊 田怀礼汤桢良 潘泉摄影报道
(附图片)
胶林接天无穷碧。目前云南农垦已拥有橡胶林110万亩,年产干胶7万吨,成为我国第二个橡胶生产基地。图为位于西双版纳的国营勐腊农场橡胶园,它被国际橡胶业人士列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橡胶园之一。
潞江农场工人在采摘咖啡豆。
云南垦区40年的发展,是一部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建边疆的历史。垦区所属的东风农场、景洪农场等一批单位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图为国营勐捧农场哈伲族工人用歌舞欢庆自己进农场10周年的日子。
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进行热带名贵香料——香荚兰的露天栽培试验。
景洪农场是垦区最大的橡胶农场,也是全国第一个年产干胶过万吨的农场。图为景洪农场第八制胶车间。
▲昔日荒凉的云南边疆崛起一座座农垦新城。云南农垦39个国营农场和一大批工商企业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图为西双版纳大勐龙地区东风农场场区。
为发挥云南咖啡生产的优势,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订了云南咖啡生产加工项目计划。云南农垦利用该署援助和世界银行贷款引进90年代最先进的咖啡加工生产线,建立咖啡良种生产基地,为云南咖啡走向世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