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祝“双拥”活动常盛不衰——写在纪念延安“双拥”运动五十周年之际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11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祝“双拥”活动常盛不衰
——写在纪念延安“双拥”运动五十周年之际要闻
兴起于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昨天,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延安,隆重集会纪念双拥运动50周年。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双拥”优良传统,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50载春秋,“双拥”常盛不衰,是因为它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以其特有的动员力、凝聚力,形成军民团结奋斗、和衷共济的生动局面,保证了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是因为它是亿万群众参与、军队与地方共同创造、为广大军民喜闻乐见和欢迎的活动;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利国、利军、利民。今天,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确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作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要实现党所规定的战略目标,离不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双拥”工作,就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努力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始终保持“双拥”工作的正确方向。这项工作做好了,对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将产生巨大作用。
“双拥”是一项政治性、综合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只有动员军民广泛参与才能做好。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开展“双拥”活动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落实基层,全民参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拥”活动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广大军民开展的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成功地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广大军民参与的积极性,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活动,一开始就得到社会的关注,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现在,各地“军民共建”和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形势很好,要不断总结经验,拓宽领域,丰富内容,长期坚持。同时还要不断创造人们喜闻乐见、生动有效的活动形式,增强凝聚力,使“双拥”进一步成为广大军民的自觉行动。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要“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发展军政军民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的大好局面。”
要做到“广泛深入持久”,就要不断推进双拥工作的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健全、完善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要把抓好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在“双拥”活动中,要提倡务实精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办实事,求实效,力戒浮华铺张和形式主义。
“双拥”工作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事业。今天党中央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弘扬“双拥”传统作为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好。我们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双拥”活动,全国军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业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