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喧闹的帕里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7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比赛

  喧闹的帕里镇
  贺广华
帕里,这座与不丹国接壤的边陲小镇,因其“身高”达海拔4360米,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镇。
在地广人稀的西藏高原,一般的县城也就有几百户人家。在我的想象中,远离亚东县城的弹丸小镇——帕里一定很冷清。可我看到的却是一幅喧闹的景象。
不足500米长的街市,居然有40多家店铺、餐馆。在艳阳映照下的匾牌、酒旗格外醒目。一家日用百货铺,柜台里摆放的商品,从“盛锡福”的帽子、“中华”牌牙膏到广东中外合资企业出品的饼干等,应有尽有;而来自邻国的化妆品、用具等更是惹人注目。我问一家店铺老板生意是否清淡,这位藏族男子回答:“镇上就是再开十几家百货铺,我这儿也不愁赚不了钱。” 我挺纳闷,帕里镇周围上百公里人烟稀少,镇上居民不足2000人,生意为何这么红火呢?我提出这个问题请教吉美镇长,他笑着解释道:“早些年,镇上总共才三四家店铺,店主还常常为卖不出货而发愁。如今大不一样了。我们鼓励群众经商开店,发展与邻国的民间贸易往来,生意兴旺得很哪!1992年,从不丹来的外商有3000多人次,常住的有60多人。”
据吉美介绍:镇里还办有企业,兼搞运输,涌现了一批脱贫致富能手。1992年全镇纯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人均收入近600元。
 对于这些成绩,吉美镇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兴,边民富。”帕里镇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大都是上过学、有一技之长、脑子活络的乡土“秀才”,这一事实唤起了许多家庭的教育意识。该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超过85%,大大高于西藏平均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