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年景虽云暮 霞光犹粲然——老诗人臧克家剪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6
第8版(副刊)
专栏:名人风雅

  年景虽云暮 霞光犹粲然
——老诗人臧克家剪影
刘梦岚
清晨,街灯未熄,残月在天,北京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已有一位清癯的老人东去西来、往返散步了。空气清新,小巷阒静,老人的心境也格外纯净、舒适。他边散步,边朗声长吟:“彩袖殷勤捧玉盅,当年拚却醉颜红……”抑扬顿挫、深吸长呼,如入无人之境,只觉天地都属于自己了。
这位老人,就是著名诗人臧克家。
臧老今年已88岁高龄,除偶病在床外,一年四季,每天清晨都坚持外出散步、练操40分钟。雨雪天,打着伞也要出去。中午、下午和晚上还要再散一会儿步。
常年坚持锻炼,不吸烟、不喝酒、饮食清淡,再加上顿顿离不开的大葱、大蒜、花生米,这或许是他健康长寿的秘诀;而执著的思想、赤诚的童心、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笔耕,该是他精神不老、诗文长青的秘诀吧?
臧老从不去想自己“来日无多”,也不希望别人称他为“老”。一颗诗心跳动了88年,仍是一颗童心!
臧老爱孩子,他有许多小朋友。早上,胡同里的孩子去上幼儿园,见了臧老,老远就喊:“臧爷爷!”臧老口袋里总是带些糖块,分给幼小的孩子。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刚进幼儿园不习惯,一连好几天都哭着要找“爷爷”。有时,臧老还和孩子们一块玩捉迷藏、踢沙包,这时,他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孩子。
“每天的工作太多啦,忙不过来!”臧老常发出这样的慨叹。他桌上那本台历的记事栏里,每天都记得满满的,有的地方还划上红道道。
读书、看报、写信、撰文自是每天必做之事。开会、演讲等外出活动几乎一概谢绝了;发愁的是,约稿的,请当顾问的,求写序言、祝辞的,求题字、题匾的太多,来访者几乎每天不断,简直不胜负担。家人虽设法推掉一些,但热心肠的臧老却总是替人家着想:“我辛苦一点,能给人家带来快乐,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有一次,他不顾疲劳,一天竟写了十幅字。
耄耋之年,臧老做事还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前几年曾为一家饭店题字,共写了40幅,让人家挑选。为人题辞,也常绞尽脑汁,力求出新。曾为四川江油市李太白纪念馆题辞:“酒胆海样大,诗才天比高”。用“酒胆”而不用“酒量”,用“天比”而不用“比天”,推敲再三,自不一般。他说:“无论写什么,都要动脑筋,要写出文格、人格、性格、风格、规格,决不能一般化。”一天24小时,他要用脑10—12个小时。他说:脑子越用越灵活。
臧老的床头上,高高地排放着好几摞书籍、报刊。晚上静卧床上,一书在手,纵目凝神,是他一天中最舒心惬意、自得其乐的时刻。《古典文学知识》、《宋词三百首笺注》等书上,都被他用红笔、蓝笔浓密圈点过或画上道道,或注有旁批,那是他用心研读的标记。
最近,臧老又好忙乎了一阵子。在家人的帮助下,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文库》编完了120万字(3卷)的文稿,认真撰写了几千字的序言;接着又连续为几家报纸赶写了文章。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俄罗斯拟出一本《毛泽东诗词文选》,特请臧老写序;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纪念集》也请臧老写了文章;而外省毛主席纪念馆欲请臧老题辞的人,也已不远千里来京,敲开了臧老那小四合院的门……
臧老精神虽好,但毕竟年高体弱,而且患有严重心律不齐、头晕等病,实在不能太累。知臧老者莫过他的夫人郑曼:“别看他来人时精神大,说起来没完,可人家一走,他就躺在床上起不来,连晚饭也不吃了。”心疼而又无奈,谁让臧老是个热心肠呢!
臧老自己在一篇散文中也说过:“我喜欢雨天。落得越大,我越高兴。”因为雨天来访者少,“可以得到悠闲的时间,舒适的心境,毫无顾忌地去从事写作和阅读。”每逢此时,他总是愉快地微吟着古人的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半日闲。”他待客热诚,但又希望能有“半日闲”,我理解他的这种“矛盾”心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