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怎样认识“龙头”——浦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0
第1版(要闻)
专栏:

  怎样认识“龙头”——浦东?
本报记者 刘士安 萧关根
我们认识浦东了吗
几年前,浦东对上海市民来说,还意味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直到李鹏总理在1990年4月18日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浦东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3年过去了。我们认识“龙头”——浦东了吗?
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浦东了。他们从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荟萃的人才优势中,看懂了中央下的这着妙棋,因此纷至沓来投入浦东开发的热潮。但令人感叹的是,就连上海的一些企业领导和机关干部,对“含金量”很高的浦东新区优惠政策仍然知之不多。以致上海的领导机关不得不下大力气,举办各类学习班和讲座来普及“浦东知识”。上海如此,长江流域各地是否都在全方位地认识和呼应浦东呢?其它省份的官员们、企业家们,跳出本地看浦东、体味浦东、挺进浦东的又有多少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浦东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历史走到90年代送给我们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让中国(绝不仅是上海)追赶世界先进的大机遇。是龙头战略不是“龙头大哥”
浦东开发这3年,似乎是“静悄悄”的3年。这里看不到当年创办深圳特区时的轰动效应,见不着10万人涌过琼州海峡上海南的壮观情景。这些现象使得有些人对浦东产生了误解:开发浦东是中央给上海的厚爱,远水解不了近渴,与我何干?对浦东的抱怨和失望也不少:不是说浦东是龙头么,这个“龙头大哥”是怎么当的?
实际上,这3年浦东绝非“静悄悄”。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耗资近200亿元的十大基础设施将提前完成,4个开发小区已全面启动,相当于两条上海南京路的商业设施正在建设,内外资项目源源不断进入新区……到目前为止,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超过了800家,总投资近45亿美元;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的企业达1600多家,总投资在110亿元以上。
“上海老大哥”似乎变了样。过去是一派输出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援内地的“长兄”气概,现在是吸引全国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来上海来浦东,“老大哥”好像正热衷于种“自留田”。实际上,中央把上海和浦东推到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给予浦东新区10大优惠政策和5项比特区还特的独有政策,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龙头战略。通过浦东龙头,带动长江龙、中国龙腾飞太平洋,翱翔世界。负责浦东综合经济工作的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奇帆,充满自信地说,浦东正在全力以赴实施“五大流”战略,这“五大流”发展下去定将像长江奔流,势不可当。谁想腾飞,与世界经济接轨,只有抓住机遇,投入到这股洪流中去。“五大流”显龙头本色
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其主要标志是金融、商业、贸易、信息、技术等第三产业的一体化。浦东新区比特区还特,就特在第三产业的开放上。
被称为“五大流”的是浦东新区和上海市的五大要素市场,即证券市场、货币市场、贸易市场、期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5个市场犹如5股巨大的洪流,双向奔流,从海外、从外省市流向浦东,从浦东流向外省市,流向海外,支撑起浦东和上海的庞大身躯,散发出强有力的经济辐射波。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业。1991年,中央同意上海每年可发行1亿元A种股票、1亿元B种股票和5亿元浦东开发债券,还允许外地的规范化股票到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从而使上海证券市场以每年增长约5倍的速度蓬勃发展。1990年资本交易规模24亿元,1992年760亿元。今年头80天上海证交所证券交易额已达1000亿元,其中股票占97%,预计全年交易额将在3000亿元以上。通过遍及全国的证券交易网,把这些资本再反输外地。在当地办股份制企业争取上市,在当地“炒股”,不必千里迢迢赶到浦东,就享受到了浦东的优惠政策。
——今后投资浦东,不一定要怀揣钱箱、汇票而来。只要项目好,有前途,有竞争力,缺少资金可以向浦东的银行贷款。好项目银行抢着贷。目前,在浦东和上海新注册的中外金融机构已有32家,其中包括中、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财务公司、外国独资财务公司和外国独资保险公司,使浦东新区存贷款总额从1990年的几十亿元扩大到去年的几百亿元,并且活跃了上海和外地金融机构间的资金拆借市场。上海恢复金融中心地位大有希望。
——上海要重振昔日万商云集的雄风,当以“金融先行、贸易兴市”的战略措施为重心。现在,浦东已新开上万个公司和商店,正在建设的上海第一八百伴商厦,将是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这些公司忙着把几千亿元的东西大搬家,进口、出口,进上海、出上海。浦东成了全国的大市场。
——上海商贸、金融市场集中和通讯便利的优势及口岸特点,使上海及浦东有条件成为我国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目前已经开业或将要成立的有金属、煤炭、石油、粮油、棉花、化工、黄金等期货市场。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不到1年,交易额已突破1000亿元。预计到1995年,上海期货市场将达到几千亿甚至上万亿元的期货交易额。
——为上述四大“无形”市场提供活动空间的房地产市场,在浦东正不断升温。上海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中,有70%在浦东注册。四五年内,浦东将矗立起100多幢高楼大厦。浦东将成为国内和海外房地产商的必争之地。
浦东“五大流”,还将产生连带效应,带动人才流、信息流、高科技流等等在浦东和全国涌动。
浦东是上海的,也是全国的,也是世界的。因此,浦东也期待着海内外更广泛的呼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