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阅读
  • 0回复

孩子们需要营养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9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孩子们需要营养餐
本报记者士心
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吃的东西多了,是不是人们的身体素质就增强了呢?
从记者最近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状况了解看,事实不容乐观。
    怪圈: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体质下降了
近几年,在城市街头、校园内外,脂肪堆积、臃肿病态的“胖墩”和身材纤弱、瘦高条儿的“豆牙菜”屡见不鲜。这是人们看得见的,而反映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数字则更令人忧虑。据北京等省市关于近10年来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材料来看,城市中小学生贫血及营养不良率已高达20%以上,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生中肥胖儿已达5%到8%。学生的身体耐力出现整体性下降,1991年全国城市汉族男生1000米跑成绩比1985年平均下降了4.16秒,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在全国营养普查中发现,各年龄段的人群中,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最差。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孩子们不缺吃喝,还会营养不良?
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餐协调推动委员会的同志介绍说,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家长是“营养盲”。他们认为,“营养”就是指大鱼大肉、高级补品,不懂得或不注意孩子膳食营养的科学搭配。于是“小胖墩”被他们关心出来了,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性疾病也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出现了。
另一方面,在城市双职工家庭里,中小学生早午餐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在家长都上班的家庭中,有的家长早饭、午饭与孩子一起简单应付,有的干脆给钱让孩子自己买着吃。“简单应付”只能填饱肚子;“买着吃”基本是煎饼或包子。还有孩子省下饭钱玩游戏机。下午放学后饿了,又向家长要钱买小吃,结果晚饭也吃不好。长此以往形成的恶性循环,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和多种疾病。少部分有食堂或“小饭桌”的学校,只是为了解决极少部分最困难学生的吃饭难问题,有的不但做不到营养配餐,连卫生都保证不了。
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者疾呼:社会普遍存在的对营养知识的匮乏,已经严重危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营养餐:为学生健康注入新概念
“营养午餐”的试点工作,是1987年从浙江杭州市中小学生中开始的。此后,上海、武汉、丹东、青岛等城市相继效法。北京市1993年7月成立了中小学生营养餐协调推动委员会,并在北京四中等几所中小学实行营养餐制度。
学生营养餐,是根据学生成长发育期对不同营养素的需求,由营养专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食谱、生产单位据此而生产的配餐。世界上不少国家很早就对中小学生营养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日本在战后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制定了“学生午餐法”等“营养六法”。40多年来,学生身高平均增高10厘米,体重增加8公斤,身体耐受力大为增强。
营养的关键在于平衡。据调查,目前我国学生膳食中,热能、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B2、C)仍来源不足;铁的供给量超标,但吸收率低,缺铁性患病率居高不下。另一个营养不平衡是三大生热营养素比例不当,脂肪过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不足,说明学生吃的高脂肪食物太多,豆类、谷类吃得不够。此外,早中晚餐热量比例失调,晚餐热量过剩,易形成高血脂。
这些营养方面的偏差,需要专家们通过营养餐的方式给以科学纠正。例如已实行了营养餐的学校,特别注意学生食谱的合理搭配:8岁至12岁的孩子每天安排400克到500克粮食,50克豆或其制品,50克瘦肉或鱼,1至2个鸡蛋,250克牛奶或豆浆,500克蔬菜,50克到150克水果。早餐热量占一天总量的30%,午餐占50%,晚餐清淡些,以利消化吸收和肠胃的休息。
学生吃营养餐,效果明显。北京市实验中学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新生进校后,经过吃1年营养餐,学生贫血率就由原来的33.19%下降到10.02%。北京四中在开展营养午餐以前,初一、高一学生贫血率为32.4%,1992年9月实行营养餐后,1993年5月经市防疫站检测,贫血率已下降到7.1%。除了贫血率下降外,全国实行营养餐的学校的学生,在其他健康指标上也明显得到了改善。
    一项造福未来的艰巨工程
营养餐问题的提出,是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从我国近年来的实施情况看,营养餐虽然在纠正中小学生营养方面的偏差,改善他们的健康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要大规模推广,却面临许多难题。
首先,最大的难题是许多学生家长还没有认识到营养餐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生营养餐,现在的价格大约2元钱左右1份,这对于大中城市一般家庭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已经吃得不错了,不必再掏这份钱。
其次,制作营养餐对加工设备、场地、卫生条件要求十分严格,需要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生产部门来生产。现在大城市的学校,很少有具备相应生产条件的学生食堂。因此建立营养餐的生产厂家势在必行。然而,建立生产学生营养餐工厂,投资大,利润低,国家对此没有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同时还面临被认识不足的学生家长们拒绝的风险,投资者往往望而却步。
再次,不少学校对推广营养餐也持消极态度。因为实行营养餐,教师的负担增加了,他们需要宣传发动、收费、分发份餐、进行管理等等,而获得的劳务费较低,因此不愿承担这项任务。
一些专家们呼吁: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最重要的时期,需要数量充足、比例平衡的各种营养素作为体质和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中小学生营养餐制度的实施和推行,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一项艰巨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