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打呼噜——有害的疾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6
第11版(保健)
专栏:

  打呼噜——有害的疾病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韩德民
睡眠打呼噜临床称鼾症,也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鼾症的发生率大约在25—35%左右。鼾症不仅影响周围的人,而且还严重影响个人健康。鼾症患者因为长期睡眠质量下降,大脑细胞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会引发一系列诸如白天嗜睡、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识别能力下降、焦虑、沮丧或精神错乱等,有些人出现夜尿、阳痿、头疼、血压升高、恶梦或夜间频繁发生突然憋醒等症状。严重者由于睡眠中呼吸道气流受阻,使血中氧气含量明显下降(又称血氧饱和度降低),除了引起大脑的氧气供应不足外,还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血管痉挛、心肌缺血,甚至引发心肌梗塞或导致夜间猝死等。
有人对长寿老人进行过调查,其中百岁老人没有一位是鼾症患者。据一些发达国家统计,在造成工伤、交通事故的人群中,鼾症患者约占30—40%,居非自然伤害的原因之首。
鼾症的发生是由于上呼吸道直径变小、咽腔有效通气量下降、睡眠时呼吸道气流阻塞、气流使悬雍垂以及软腭边缘产生振动而引起的。其原因有以下几个:过于肥胖或年老引起软腭肥厚松弛,悬雍垂过长;鼻腔通气障碍性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慢性副鼻窦炎或鼻腔占位性病变(良性或恶性肿瘤);腺样体(增殖体)或扁桃体增生肥大;舌体肥大,舌根淋巴组织增生;下颌骨窄小畸形或下颌关节松弛;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异常等。
一般情况下睡眠或疲劳时发生轻度鼾鸣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一旦出现了并发症,尤其是出现头疼、血压升高、恶梦或夜间频繁发生突然憋醒、心慌气短,则应及时请耳鼻咽喉专科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诊断鼾症是不困难的,问题在于如何准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纠正或治疗鼾症应视其病因及病变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目的是矫正增生肥厚的软腭,扩大咽腔有效通气面积。方法包括咽、软腭成形术,切除过大的扁桃体、咽部淋巴组织,矫正鼻中隔偏曲等。自80年代初国外有人率先应用悬雍垂咽腭成形术以来,国内外成功的报告日渐增多,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术式,治疗后随访三年以上的患者,成功率可达80%以上,很少发生手术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用CO2化碳激光治疗鼾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到鼾症病人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