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一个不断延伸的动人故事——广州新疆为流浪儿阿不都尼亚孜寻找亲人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9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个不断延伸的动人故事
——广州新疆为流浪儿阿不都尼亚孜寻找亲人纪实
本报记者孟晓云李济国汤李梁
编者按:“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刊登这篇通讯,向读者报道一个不断延伸的动人故事。故事的小主人公——阿不都尼亚孜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这是一首干部和群众共同谱写的助幼之歌。
这是一首全国各族大家庭中响亮的民族团结之歌。
这是一首回响在祖国大地上灿烂的精神文明之歌。
从六十年代“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到九十年代“为了一个维吾尔族儿童”,尽管时代不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美德,社会主义“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风尚,仍是我们时代最响亮的乐章,仍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4月5日,本报一版刊登通讯《阿不都尼亚孜找到了父母》,简述了广东、新疆两地新闻工作者帮助一个维吾尔族流浪儿寻找父母的曲折经历。
5月上旬,记者来到广州,听到了更多动人的细节,并且故事的情节有了许多扩展,故事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升华。围绕着小小的阿不都尼亚孜,我们社会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尚,我们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亲情,在故事中表现得如此感人至深;那些为阿不都付出努力、做出奉献的普通人,心灵是如此高尚美好。
这是一个不断延伸的动人故事。
⒈“救救孩子!”一位妇女向广州日报求援。这封读者来信唤起了记者的责任感和社会的良知
去年5月初的一天凌晨,广州市芳村区东漖镇东塱村志发菜馆的吴大妈关门时,发现一个小男孩坐在台阶上,棕色的头发,长长的睫毛,浑身上下脏兮兮的。他,就是本篇报道中的小主人公、6岁的维吾尔族儿童阿不都尼亚孜。
整整两个月过去了,这个孤身流浪的孩子始终没有开口,大家都以为他是哑巴。
善良的东塱乡村民给了“维族仔”温情。他饿了,随便走到哪家饭馆,都把他当客人接待;脏了,麦记饭店的帮工廖翠颜婆婆每天给他洗澡洗衣;头上长了疮,有好心的叔叔给他敷药;没衣裳穿,吴大妈给他换上自己孙子的衣裤。有次发高烧,成记小卖店的林阿姨急忙买来板兰根冲剂让他喝下。大家也记不清从哪一天开始,这个沉默的孩子开始用广州话亲热地叫大妈们“阿婆”了。
每晚,小阿不都拿着乡亲们给的被褥,在村农贸市场的水泥台上过夜。黑暗中他备受蚊虫叮咬,常因想妈妈而哭醒。村里不是没人想过把孩子接回家去睡,却担心有人来寻找孩子引起误会。
五个多月过去,天气渐凉。魏笑婆婆想着水泥地板很冷,就牵他去电话亭里的桌子上睡。深夜起来去看他,见被子已被蹬开,小阿不都冷缩成一团。一整夜,魏笑婆婆要看他好几次。把一切看在眼里的芳村影剧院售票员陆凤珠又心疼,又忧虑。11月10日,她用“救救孩子”几个大字开头,写信给《广州日报》求援。
这不过是《广州日报》每天大量群众来信中的一封。按照正常情况,只要将信转交对口部门处理就行了,但社会部的两位女记者黄萍儿、江小川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真挚的爱心,找到了几乎没有生存能力和自卫能力的小阿不都。从此,她们以生命去贴近、去温暖这个幼小的维族孩子;从此,阿不都的命运与她们息息相关。
原来,小阿不都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家境贫寒,已经供养了三个子女上学,再也无力供小阿不都读书了。听说到广州卖烤羊肉串能挣些钱,就把小阿不都交给一个亲戚带到羊城,不料落入坏人手中,先是逼他偷钱偷东西,他虽然6岁,但牢记母亲的教导:“偷东西不是好孩子”,死活不肯,接着便遭毒打,被开水烫,烟头烧,被关在小黑屋里饿着,受尽折磨,但小阿不都始终不屈。当他逃出魔掌流浪时已是遍体鳞伤,无家可归,不懂汉话,又身无分文,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只身一人流浪到东塱村的。
人们这才明白,为何在东塱流浪的日子里,每当好心人给他钱,他都要先拿去给婆婆看,并抹着眼泪说:“我不偷钱。”
⒉广州新疆两地新闻媒介帮助阿不都寻找亲人,两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阿不都的遭遇几乎家喻户晓,一时成为两地群众关注焦点
把孩子找到送到民政部门,广州日报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孩子太小,语言不通,又说不清家乡的地名,他们不放心,怕孩子在遣送过程中再出什么差错。广州日报的领导做出决定,将阿不都送到新疆办事处后,发挥新闻媒介的优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孩子寻找亲人。
1993年11月28日,《广州日报》一版发出寻亲呼唤:《阿不都尼亚孜,你的父母在哪里?——一个未完结的故事》。12月2日,《广州日报》总编辑黎元江拨通了《新疆日报》总编辑黄严才的电话,对方当即决定用最快的速度在《新疆日报》的汉文版和维文版转载《广州日报》的报道,把为孩子寻找亲人的呼唤传遍新疆南北。
新疆各级党政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阿克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买卖提明扎克看到《新疆日报》转载的文章后,当即责成行署办公室和《阿克苏报》联合行动,紧急动员,在全区范围内寻找阿不都尼亚孜的父母,并指示人民政府和公安部门要把这件事作为体现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大团结、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大事来抓。
可是,新疆地域广阔,寻亲如同大海捞针。穗新两地新闻传媒一点一点地向热心读者透露着寻找孩子父母的线索,日子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度过。
天有不测风云。12月6日早上,黄萍儿与《岭南少年报》联系,拟组织一批小记者与阿不都联欢,万万想不到,下午丈夫横遭车祸身亡。中年丧夫的巨大悲痛,几乎使她丧失生的勇气。然而第二天,当社领导前去探望她时,她睁开哭肿了的双眼,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记住落实联欢事宜!前几天,丈夫看了她写的报道,曾一再叮嘱她尽全力帮助孩子,如今竟成遗愿。
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一忙完丧事,黄萍儿就匆匆赶回单位上班。那时,她的头脑木了,有些很简单的字都写不出来。她对领导说,我恐怕好一段时间不能写稿了,但还能出点主意,做些联络工作。12月28日,她日夜期盼的消息终于从距广州5000多公里的天山脚下——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一个乡村传来:孩子的双亲找到了!
黄萍儿立即着手电话采访,然后伏案疾书。她的文思奇迹般地恢复,1500来字的报道当日写成。次日,全广州的读者获悉喜讯,奔走相告。然而此刻,我们的黄萍儿,那瘦小柔弱的身躯却同时承受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冲击,一时高兴,一时难过。她喃喃地说:“很可惜,他没能看到这个完满的结果,若是他九泉下有知,我想象得出,他一定很高兴,很高兴……”
⒊母子团聚。阿不都由流浪儿变为幸运儿。救困扶危,广州人一片厚谊深情
得知阿不都的母亲想来穗接儿子但苦于筹资不易的消息,羊城人争相捐资。广州新闻出版社纸张供应公司的郭文强送来500元,请《广州日报》转交给孩子父母作来穗费用;一位读者将1000元送到报社,无论如何不肯留下姓名,只在信封上写道:“祝阿不都尼亚孜一路平安”;署名为“中山大学一位汉族老教师”的汇来100元,附言上写着:“望他能早日与家人团聚,愿维汉人民心连心”;中外合资企业新中房地产有限公司打来电话,表示愿意为解决孩子父母来穗提供全部费用,该公司副总经理展阑说:“我本人是回族的,我们都是中国人,为同胞做点事很应该。”
小阿不都被送到新疆驻穗办事处,从此告别了流浪儿的生活。在等待亲人的期间,受到羊城人的厚爱,一时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小明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关照。许多小学生很关心他,送他小礼物,陪他去公园玩。有一回,陪他去广州最现代化的东方游乐园玩,按正常收费所有项目玩一遍需数百元,总经理听说是阿不都来了,费用全免不说,还送了一套新衣服给他。《广州日报》记者带阿不都去添置冬装,广州市妇女儿童百货商店的售货员一眼认出,执意自己掏钱给他买衣服和食品。广州著名的食府广州酒家见是阿不都来了,马上把他视为上宾,腾出单间,还特意做了一桌清真餐热情招待……有人说广东是金钱至上的社会,然而这一桩桩厚谊深情,不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际关系的本质体现么!
今年1月8日,从乌鲁木齐飞广州的航班准点到达,人们终于目睹了母子久别相逢那感人的一幕。在广州日报社举办的民族联谊茶话会上,原以为孩子在广州享福的母亲古尼沙罕·达吾提动情地说:“是广州人民、广州日报的记者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你们对我的恩情比天山还高,比珠江水更长。孩子回新疆以后,我一定送他到汉语学校好好读书,让他永远铭记广州人民的深情厚谊。”
古尼沙罕带着小阿不都到东塱村走街串户,向关照过儿子的村民们依依惜别。
这位身材高大的维吾尔族母亲拉着一个个汉族亲人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两行热泪,滴在南粤的热土上。小阿不都不住地拿手抹泪,泣不成声。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梦魇与温情交织、永生不能忘怀的地方。有几次,黄萍儿、江小川带他来这儿回忆往事,试图从中找出孩子父母的线索。来的路上他很兴奋、很向往,就像回自己的家。东塱的每条石板巷、每户人家的门坎,小阿不都都太熟悉了。他拉着记者找大妈、找婆婆、找小伙伴,找曾经温暖过自己的日子。可是没多久,他就绷起脸喊:“回去!”问他任何问题,他都不开口,问急了他就哭。有一回黄萍儿叫司机将车开到前面路口等着,小阿不都立时紧张起来,将黄萍儿的手拽得死死的。他怕,怕自己再度流浪。
⒋故事本该划上圆满的句号,却欲罢不能。张广文父子的出现,使两个家庭的情意扩展到两个小学“手拉手”的联谊活动
小阿不都找到了亲人,故事本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使故事的情节有了新的发展。广州市远洋公司的普通干部张广文在报上读到小阿不都遭受磨难的故事伤心地哭了。这位收入颇丰的张先生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名叫张帆。平日里娇生惯养,身上有着大城市富裕人家独生子女的通病。张先生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儿子全然听不进去。给他讲父辈小时候一根冰棍4人吃,儿子批评说:“那么不讲卫生”。跟他讲爸爸小时候一块腐乳一顿饭,儿子叫爹买来一尝:“这么好吃的东西呀,你们那时真幸福!”关于阿不都的报道使张先生萌生一个念头:张帆若跟阿不都交个朋友,定可学到不少东西。他把报纸揣回家讲给儿子听,儿子却嘲笑道:“报纸上的东西,爸也信?”张先生夫妇就带着张帆来到新疆办事处看望阿不都母子。亲眼目睹了阿不都脸上密布的被烟头灼伤的痕迹、胸口被开水烫伤的大块伤疤,这个平日什么也不以为然的孩子终于沉默了。
张帆与阿不都交朋友的故事在张帆就读的广州市农林下路小学流传开来后,引发出该小学与阿不都后来就读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二小学结为联谊小学,开展“各族孩子手拉手,共同成为21世纪建设者”活动。
今年4月中旬,阿不都和他在两地的新旧伙伴,凭借横跨5000多公里的现代空中“走廊”——广州市至阿克苏的长途电话线,举行了两校首次空中联谊约会。两地的政府负责人赶来了,两地的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赶来了,两地的教委负责人也赶来了,农林下路小学和乌什二小两校的约会竟成了两地政府、两地各族人民共商育人大计的盛会。
两校的联谊活动引起社会各方强烈反响。这种“手拉手”活动超越了单向的扶贫助学,已引伸为双向的互助活动,不仅使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得到切实的帮助,又能使生活在大都市的学生通过学习边远地区孩子的优良品行,实实在在地克服富裕地区孩子身上的弱点,真是一举两得!
⒌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广州市组团远行阿克苏,满载广州各界群众深情去,满载新疆各族人民厚谊归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邀请,广州市赴新疆民族团结报告团一行今年5月上旬奔赴新疆,就为阿不都寻找亲人的事迹作巡回报告,所到之处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最高礼遇。“寻亲”的故事又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报告团抵达乌什县县城前半小时,当地突降大暴雨,有人叫结队迎候的孩子们散开避雨,他们竟然不肯。这个仅有3万人口的边陲小城自发出来夹道欢迎的就有2万多人。得悉报告团要去阿不都的外公家,村民们自发地将人行便道拓宽为汽车道。广州农林下路小学校长事后说:“这条路要是再长一点,我肯定哭出声了。”
这位校长背着400封他的学生们写给新疆小朋友的信而来,又背了联谊学校学生的400封信而归。一路上,数他的行李最重。同行的人劝他托运,他不肯,怕有闪失。
黄萍儿成了阿克苏的明星,当地人同情她的遭遇,感佩她的精神,她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深情的呼唤:“黄萍儿!黄萍儿!”有素不相识的送她新疆小花帽(维吾尔族礼仪,赠最尊敬的人);阿不都的母亲为黄萍儿的儿子绣了一对枕头;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木沙·买和苏提约黄萍儿到他家中作客。正是这位木沙主任,几个月前,17岁的女儿死在了手术台上。刚为心爱的女儿举行了穆斯林葬礼,他忍下悲痛送阿不都的母亲飞往广州。这次,他安慰黄萍儿说:“我理解你,我们都有共同的命运。”黄萍儿也深有所感:干了十几年的记者,唯有这半年多的采访让我欲罢不能。
报告会举行了四场,台上讲的人落泪,台下听的人也落泪。新疆人由衷地发出赞叹:广州人真好!广州人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高大起来;而报告团的成员难忘各族同胞亲如一家的款款深情,两个地区两个民族的人民有了新的沟通,空间距离缩短了,感情贴近了。随团的共青团广州市委、东山区教育局以及农林下路小学的代表分别代表各自单位,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对口部门,签定了进一步扩大联谊交流活动的协议。
为小阿不都千里寻亲的故事,是穗新两地各族人民用爱心创造出的一个奇迹。就像一粒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在友谊的基础上,再架经济之桥。”两地人民发出了又一共同的心愿。这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还在延伸着,扩展着……
(附图片)
阿不都尼亚孜如今在乌什县第二小学读学前班。班主任由精通汉语和维语的优秀教师担任。
(广州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