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闯过关隘是通衢——沿海对外开放十年看青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2
第1版(要闻)
专栏:

  闯过关隘是通衢
——沿海对外开放十年看青岛
本报记者宋学春
自1984年5月青岛列入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以来,10年间,青岛市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自1988年青岛对外贸易实行计划单列以来,累计自营出口创汇达29.6亿美元,其中,1993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年均递增35.8%。
纵观青岛的对外开放,青岛人犹如打一场持久战,在不断地攻关夺隘中前进。
  冲出“包围圈”
十年前,外国人知道青岛啤酒,却不一定知道有个青岛市;在青岛外商投资办项目,一个报告盖几十个章、旅行几个月的事,并不稀奇;生硬的服务态度,冰冷的面孔,没有空港,道路狭窄……软硬环境都制约着青岛快步走向世界。
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把这种现象归纳为“红瓦绿树综合症”,意思是青岛人满足环境的舒适,眼光短浅,缺乏进取心。他要大家冲破“包围圈”,走入大世界。
对外开放的程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青岛人北上大连,南下深圳、广东考察后,回到青岛惊呼:“老广们发展太快了!”“大连怎么也发展这么快!”一向不服气大连的青岛人,喊出了“学大连、赶大连”的口号。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青岛市委、市政府借此良机,再一次向“综合症”发起攻击:有偿出让市委机关办公大楼所在的黄金地段,发展第三产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市民中引起强烈的震动和反响。
“靠卖房、卖地发展经济算什么本事!”
事实胜于雄辩。如今,一座12层的现代化的市级机关办公大楼矗立在老市区的东部。7月,市委、市政府的几十个部、委、局、办迁入办公。被出让的地块上,机器轰鸣,夜以继日的施工。值得一提的是,出让地皮所得资金,除盖好一座办公大楼外,还拿出2000万元用于全市“解困”房建设;东部1.5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的地皮,由于市级机关的东迁,地价急剧上涨,过去的廉价货,摇身一变成了寸土寸金,并带动了东部67平方公里高科技工业园的建设。还有东部开发区创造的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务、招商的经验等等,无疑对青岛的对外开放是一大促进。
    抢占“制高点”
青岛曾因纺织业的兴起一度辉煌过,“上(海)青(岛)天(津)”的美誉响遍全国,但已成为历史。
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青岛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重新审视着自己。尽管“利勃海尔”、“青岛啤酒”、“红星电器”、“橡胶化工”等支撑着青岛的财政收入,青岛市委一班人认识到,建立现代化国际城市,还需要更多的带头企业,特别是那些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对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建设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有了技术含量高和重大影响的项目,才能掌握主动权。
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岛响亮地提出“大企业战略”的新思路,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识,开始改变以轻工业为主的局面。
钱从哪里来?项目从哪里来?他们把视线放在境外。
“大接大”是青岛市的思路,即国外的大企业与青岛市的大企业嫁接,国内大市场与国际大市场连接。
——中美合资100万线程控交换机项目,先行的小合资项目已生产了8万线,这一项目对青岛的电子仪表行业进入国家乃至世界先进行列,逐步成为青岛的主导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港澳中银集团合作的青岛银钢炼铁、烧结项目,将彻底改变青钢历史上“有钢无铁”的不合理结构,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实现炼钢原料自给。
还有中外合资的6.8万吨/年聚酯项目;年产百万吨啤酒项目;年产260万重量箱的浮法玻璃项目;年产4500吨久效磷农药项目;年加工20万吨棕榈油项目,总投资5500万美元的炭黑项目……这些使青岛市经济发展加快了步伐。
    组织“大战役”
1992年,青岛市构筑了“一园三区三线”为基本框架的新的全方位开放布局,拉开了建设大青岛的帷幕。
这“一园三区三线”的落成,使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百万市民挤在90多平方公里上的青岛城,面积一下子拓展了数倍,与之相配套的是沿济青(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烟青(烟台至青岛一级公路)、环海公路“三线”建设的50个左右的工业园区。
青岛市到港、澳招商,去新加坡举办经贸活动,赴日本、韩国结交友好城市,飞欧、美搞展览会。向世界推销自己,把外商引进青岛。
目前,已累计批准进园的企业1289家,其中包括美国的电报电话公司、惠普公司、日本三菱重工等,总投资45.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18亿美元,今年将有10个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和旅游项目开工投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批准外引内联项目1294个,总投资78.7亿元,其中“三资”企业项目309个,累计开工投产企业216家;保税区批准外引内联项目105个,其中“三资”企业77个,实际利用外资2300万美元,有40家企业开工投产;旅游度假区已洽谈旅游企业和项目280个,合同利用外资2.33亿美元。各沿线园、区,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90个,合同外资5.01亿美元,开始成为乡镇企业利用外资相对集中的地带和示范区。
开放使青岛变大了。宽阔的道路,高耸的大楼,连接世界的通讯、空港和海港;今年上半年,青岛市为改变老市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的状况,经国务院批准市区行政区划作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市区面积达到1315平方公里。
开放使青岛人眼界宽了。英语、日语、朝鲜语声处处可闻,上上下下盯着大市场、招揽大项目。
闯过关隘是通衢。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将跻身于世界大城市之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