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发展要有新招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7
第1版(要闻)
专栏:采访断想

  发展要有新招数
本报记者曾坤吴兴华周立耘
在采写《洞庭悠悠思天下》过程中,湖南省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速农村奔小康步伐,加速城乡经济的发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湖南丘岗地占全省面积的7/10,大多丘岗地有待开发,发展潜力还很大。但田土等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有的地方劳力多,田土、山地少;有的地方田土多,资源丰富,缺劳力;一部分地方有劳力,有资源,想发展经济,但缺资金或技术,或两者都缺;一部分地方有资金,想搞农业开发,经商办厂,苦于没有土地、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深化城乡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农村着力发展技术、人才、劳力、资金、田土山水使用权等市场。据省体改委介绍,全省乡镇建立劳动服务站952个,省、地、县劳动部门开办了劳动力市场,形成了省、地(州、市)、县(市、区)、乡镇劳动力市场网络,去年,输出农村劳力22.9万人,已累计输出农村劳力170多万人。全省有人才流动服务中心140个,建立省、地、市三级人才市场26个。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建立了常设的产权交易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桃江县的楠竹资源极为丰富,过去主要加工竹跳板和线穿竹篾凉席,如今通过技术贸易市场引进技术和新设备,生产“梦思席”凉席,原材料节省一半,利税增加50%,产品畅销国内和东南亚。
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打破了行政地域界限,稳定而又不拘泥家庭联产承包,把大批的农村劳力从田、水、山、土解放出来,优化了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力的组合。常德市鼎城区逆江坪乡,去年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山、水、田、土所有权、使用权分离,由村经济合作社当中介,允许农户之间转包,允许买卖青苗,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产业分工,促进了规模经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全乡从山、水、田、土分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达2257人,占劳力总数的37%。还出现了“打工热”、“办厂热”、“养殖热”;全乡南下打工人员达570人,去年,从邮局汇回28.3万元;全乡有140个农民投资200多万元办起了绿茶厂、养鸡场、竹木加工厂、饲料厂、大米加工厂,去年新增产值600万元。清塘湖村农民谭克力和谭金成转包了本组13个农户的稀疏茶山80亩,种植水果和果树苗,改变了过去的荒芜状况,去年获纯利2.1万元。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像逆江坪乡这样实行土地流转的乡镇,在湖南农村很多。
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城市工业有技术、资金、设备的优势,农村有资源、劳力的优势。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使资金、技术、劳力、资源、人才在城乡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使城乡经济比翼齐飞。
湖南的生产要素市场起步不久,有的生产要素市场还有待培育,有的生产要素市场还有待规范。但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挖掘潜力,发展经济,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招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