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阅读
  • 0回复

争取农业较好收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8
第1版(要闻)
专栏:

  争取农业较好收成
本报评论员
今年,我国南北方自然灾害频仍,为害严重。先是华南、江南6省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继而发生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的严重干旱,给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农业稳定,事关重大。今年是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比较集中的一年,目前又面临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艰巨任务。农业是否稳定,关系到各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稳定物价,还关系到农民收入能否增加,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等。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稳定发展问题。
我们说农业生产形势严峻,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一筹莫展、无所作为了。我们面前有更多有利因素。首先,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最近,国务院又就整顿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秩序,平抑价格作了紧急部署。这些,必将更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粮油等农产品调价后,工农产品剪刀差进一步缩小,这将有利于粮食等生产的发展。再次,近来,农业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立足于抗灾夺丰收,争取灾年农业仍有一个较好的收成还是大有希望的。
首先要抓好秋粮生产,力争以秋补夏,以晚补早。秋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60%以上。从目前情况看,南方的秋粮生产仍有潜力可挖,一是季节回旋余地大,光照资源丰富,抓好田间管理大有文章可做;二是扩大晚秋粮食作物面积仍有可能。如果抓得好,南方秋粮增产是有可能的。北方地区也要抓紧抓好在田作物管理,挖掘增产潜力。
其次,要积极利用各种闲散耕地和灾荒地,努力扩大晚秋作物播种面积。我国人多耕地少,但在有些地方仍不珍惜耕地,抛荒、半抛荒现象时有出现,有的地方借经济开发区之名乱圈滥占耕地,占而不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各地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把这部分耕地充分利用起来。
第三,要把好收获关,做到精打细收,减少损耗,力争颗粒归仓,增加产量。据有关专家测算,秋收时从田间到晒场,一般至少要损失1%左右,亩损失3—5公斤,如能做到精收细打,堵住这部分损耗,积少成多,在全国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各地,尤其是灾区要千方百计广开门路,“堤内损失堤外补”,力争灾年农民收入不减或有稳定的增长。
时已进秋,稳定今年的农业生产已到了最后关头。各地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好这最后阶段的工作,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知难而进,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援农业生产,力争今年农业有一个较好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