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阅读
  • 0回复

一代天骄——陕西兴办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5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

  一代天骄
——陕西兴办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巡礼
本报记者孟西安
编者的话向工人阶级致敬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中国还是一个工业很落后的国家。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时指出,就全国范围来讲,大约现代性的工业只占10%,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10%的工业,产品产量很少,产业结构残缺不全;但它是现代性的,是进步的。就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上做出决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45年过去了,一个已有独立工业体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东方出现了。在世界范围内排座次,中国的钢产量,从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93年的8868万吨,由居世界第26位上升到第3位;发电量由第25位上升到第3位;原油由第27位上升为第5位;煤炭由第9位上升为第1位……一个个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社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辉煌成果。其中,工人阶级挑大梁,现代工业的建设始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经济基础,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出产品、出资金、出技术、出人才。中国工人阶级为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近来,本报记者访问那些为建立中国工业化奠定基础的大企业,发回一组报道,以表达我们对人民共和国功臣们的敬意。今天发的《一代天骄——陕西兴办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巡礼》是第一篇。
50年代初,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刚刚响过,鸭绿江畔就燃起抗美援朝的战火。国内,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国外,列强经济封锁更兼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在此时此刻,共和国的缔造者们作出了这样的战略决策:集中力量,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使贫穷的中国尽快向社会主义工业强国迈进。
    强国之梦与关中优势
“一五”期间,国家共安排实施大中型建设项目921个,其中重点工程156项。
这些工程落户何方?决策者们考虑到工业布局的合理和安全,发现富饶安全的陕西关中,具有承东南、启西北,辐射八方的自然优势。它背依大西北,南有秦岭,东有黄河、潼关,等于树天然屏障,是发展科技军工企业的理想之地,于是决定将156项工程中的24项,加上以后由甘肃张掖迁到西安的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共25项,建设在关中和古都西安。
当时的“全国一盘棋”,发挥了特有的威力,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拨,集中投入,确保了建设的高速度和高质量。这些项目大部分提前1至2年竣工投产。
辛劳的汗水,浇铸出现代工业的一代骄子:156项工程的陕西部分中,电力机械制造企业4个,航空和兵器企业14个,电子企业2个,船舶企业2个,以及为这些项目配套的3个能源企业——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立井煤矿和户县、灞桥热电厂。
据统计,这些工程,占全国整个“156”项工程数量的1/6,其中机械、军工企业22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一。国家为此投入近20亿元,约占156项工程总投资的近1/10。
156项工程中4大项目,“合成”的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如今已成为西安有名的“电工城”。日前,记者来到这里,只见贯穿“电工城”的百米大道上,当年栽下的白杨,已经长得一搂多粗。
“我们公司是我国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生产与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输变电行业实行计划单列的国家级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浦天祥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公司的4项‘156’项工程,奠定了我国电力机械现代化的基础,有些项目和设备,还是电力机械行业的‘独生子’呢”。
与西安高压开关厂毗邻的西安高压电器所,有着我国唯一的强电流、大容量研究室和亚洲一流的人工气候室。当我们来到规模宏伟的高电压试验大厅时,只听见“叭、叭”的雷电声。站在屏蔽栏外观察,只见一飞机模型头部,一道耀眼的电弧光正向空中喷射。
“这是在做飞机雷达高空抗雷电试验”,常务副所长李肇林介绍说,“我们研究所曾是亚洲第一大规模的高压试验所,后来日本赶上来了,我们正在进行三期改造工程,竣工后仍雄踞亚洲第一!”
该所建立以来,不仅先后为国内上百个电器开关厂家产品做了数万次大容量、高电压试验,而且为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10多种规格的产品做过试验。一向迷信欧洲试验室的东南亚电器企业的老板也在“想不到”的感慨之后,纷纷表示要将产品送到西安检验。据悉,仅西电公司今年就与马来西亚电力部门签订了价值3.8亿美元的输变电产品供货合同。
一大批建国初期兴建的重点工程,使陕西成为系共和国安危,显示国防科技水平的“军工之都”,在这里有我国和亚洲最大的火工品生产基地以及我国第一个大口径炮弹、飞机发动机及其附件、雷达、导航设备、光学仪器等生产基地。
尤其使人自豪的是,绿树和鲜花映衬下的“飞机城”——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堪称中国的“西雅图”,是我国研究设计和生产制造大、中型飞机的基地。它的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研制大、中型飞机的历史。
    强国富民的功臣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156工程的创业者们的旗帜。
不要以为,在这些现代化的大企业里,尽是崭新的高楼和明亮的车间。156项工程在陕项目的国防企业和与之配套的军工企业的职工,不少仍在山沟、住窑洞。但是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奋斗本色不改变。
 “秦中自古帝王都”。蒿草乱坟中的地下珍宝,昭示着昔日的辉煌: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唐代问世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在秦兵马俑坑内出土的4万多件古代兵器,其中几件至今仍寒光闪闪的铁剑,据专家检测,经过铬盐氧化处理,这种技术,德国人1937年,美国人1950年才掌握;而秦陵铜车马,堪称20世纪考古发现最大、最精美的青铜器,曾被江泽民总书记诙谐地称为2000年前中国的“奔驰600”……
“我们的祖先能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和战车,今天,我们也一定能通过艰苦努力,制造出最先进的武器和轿车!”“秦川”机械厂的领导们这样表示。经过30多年的努力,“秦川”厂不仅和“华山”、“东方”、“昆仑”、“庆华”、“惠安”等“156”的兄弟企业一起,为国防提供了各种先进的炮弹和武器,而且利用军工企业的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具有现代水平的“西安奥拓”轿车,今年生产出的近万辆轿车已被抢购一空。在新的成绩面前,他们并没有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新厂长宋子成一上任,就从抓厂风,刹奢风入手,清收豪华小汽车115辆,取消吃空名(工资)800多名,仅此每年就可节约开支550万元。
记者来到生产火工产品的庆华电器制造厂。只见化工分厂犹如人烟罕至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大树参天,绿草如茵,群鸟啁啾,野兔飞奔。谁能想到,就在这静谧幽雅的一方土地上,竟散建着13个险象环生的化工制药车间。这里生产的火帽、雷管等起爆药,比普通炸药要敏感数十倍,随时有爆炸的可能。
我们信步走进一个制药车间,只见日前发生的爆炸把化合罐的平台钢板炸裂炸弯。“在这里干活,那真是玩命呢。”厂长李灿英说。据了解,这个工厂是兵器行业最危险的工种之一,虽然企业采取了种种安全措施,但毕竟是和起爆药打交道,全厂建厂以来,已有21人牺牲,1913人负伤致残!“你没想到调动工作吗?”听到记者的询问,一位右眼负伤被摘除的老工人笑答道:“干20多年了,没想到改行。赶明儿我退休了,让我娃接替我再干!”……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就是今日的吴运铎。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高昂的“把一切献给党”的颂歌!
原子弹的研制、投掷,各种炮弹、穿甲弹的问世,各种歼击机、轰炸机的翱翔,各种雷达、仪表和光学仪器的诞生,都包含了陕西“156”项工程的军工企业职工的辛勤汗水,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特殊岗位上立下的汗马功劳和巨大贡献。
他们在贡献产品和资金的同时,还贡献了更为珍贵的科技成果和人才。
本着“老厂包建新厂”的原则,陕西和西安市的老国防、科技企业先后承担了84个“三线”军工企业的包建和援建任务,先后成套转让产品和技术成果210多项,输送技术骨干近2万人。
据了解,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专业科研技术力量和综合能力,已居全国第一。
目前全省国防科技企业共有职工27万多人,科技人员8.7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2%,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张衡、蔡伦、祖冲之、孙思邈等科学家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灿若星河的专家和科学家。在陕西国防科技的队伍中,聚集了我国火箭、导弹、航空、兵器、电子等领域一大批精英良才,其中有国际院士和中科院院士6名,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00余名,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2000多名。为祖国科技事业献身的知识分子光辉榜样罗健夫、模范共产党员杨敏达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二次创业“军转民”
去年5月,新疆一家企业从“秦川”厂买回3辆“西安奥拓”车。在3000公里漫长的返程途中,同行的进口轿车遇到水坑,趴了窝,只好花钱请农民拉。而开“西安奥拓”的3位司机说:“冲,冲上去!”结果一踏油门,3辆“西安奥拓”车忽地冲了过去……
“冲,冲上去!”西安国防科技企业,就像这“西安奥拓”汽车一样,正在冲出低谷,进行“军转民”的“第二次创业”。
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陕西“一五”期间兴建的重点企业,已步入壮年期和老年期。特别是长期保密封闭状态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观念陈旧、设备老化和机制过死,使得这些企业步履蹒跚。
80年代初,各军工企业军品骤然下降,把这些企业的老总们难住了。过去产、供、销国家一包到底的运行方式被打破了。各企业开始打破“重军品、轻民品,重产品、轻商品,重指令、轻市场,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走到市场找饭吃。
“军转民”初期,也产生过误区。为了“找米下锅”,他们曾饥不择食地干起锅碗瓢勺的产品,结果“高射炮打蚊子”,既难发挥军工高科技的优势,又难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全省多次召开保军转民工作会议,确定了“坚持技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运用军工技术优势,高起点,大批量,高效益”大力开发经济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密集型、进口替代型产品的民品开发方向和重点。
军令如山,过去习惯于面向仓库,背向市场的企业,纷纷掉转头,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调整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和改革两把利剑,从危机中杀出了一条条生路。
据统计,陕西航空系统新开发的军转民项目,有34种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新产品试产计划,其中2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像远东公司开发生产的冰箱系列压缩机,形成了百万台生产能力,已占全国冰箱压缩机市场的10%;庆安集团公司引进开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转子式空调压缩机,也形成年产百万台能力,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产品远销1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产值达11.7亿元。而西北光电仪器厂开发的红外测温仪、大地测量仪、条型码识别仪等产品,华兴航空机轮公司开发的为“桑塔纳”轿车的配套产品,宝成通用公司开发的“宝花”牌空调等等,也正在市场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和“军转民”的康庄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恐怕是“长岭”高耸、“黄河”奔腾。
全国劳模、军转民十佳企业家之一的长岭股份有限公司(原长岭机器制造厂)总经理王大中说,在军转民初期,他们毅然从意大利引进冰箱生产线,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新”的经营策略,多次改进冰箱的型号、性能,使当初的1万多台增长到50万台,成了全国阿里斯顿“九兄弟”中的佼佼者。去年,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近1倍。江泽民总书记去年视察该厂时高兴地说:“长岭·阿里斯顿冰箱很有名气,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有经济规模。”
陕西省和中国电子行业第一家大型股份制企业——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原黄河机器制造厂)总经理赵佩珶对记者说,市场导向和技术进步,使“黄河”春潮澎湃,效益一浪高过一浪。现在“黄河”牌彩电、冰箱等一批产品畅销不衰,1991年和1992年,产值连续突破10亿元大关。1988年至1992年5年向国家上交4.73亿元,相当给国家贡献了1987年规模的黄河厂3.65个和1958年规模的黄河厂10个。
“企业有志气,工作有生气,产品有名气”,据统计,仅陕西国防科技企业,已开发出各类民品近千种,形成了民用飞机、新型纺织机械、制冷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能源机械、电子光学及家电、新型医疗器械、化工及民爆器材、航天运载工具等10大系列的新兴产业。“七五”期间,除电子系统外,全省军工企业民品产值累计完成61.5亿元,出口创汇5.62亿元,分别比“六五”增长3倍和56%,1993年民品产值已达36.7亿元,上交税金1.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民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8%上升到70%以上。
难怪在北京举行的“军转民国际研讨会”上,美国、独联体、德国等对中国的“军转民”给予高度评价,也难怪美国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中国“军转民”的经验。
毋庸置疑,旧体制的弊端与旧肌体的老化,使“156”项工程在陕项目的某些企业仍在低谷中徘徊,甚至有少数企业和企业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然而毕竟这些功勋卓著的国有大型企业,正在先后度过转换机制的“阵痛”,赢得新生,赢得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