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阅读
  • 0回复

抑制通胀不是梦──抑制通货膨胀述评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抑制通胀不是梦
──抑制通货膨胀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龚雯
抑制通货膨胀,不仅是经济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千家万户的热切企盼。对此,应当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既不能掉以轻心,视之等闲,也不必惊慌失措,信心不足。通胀,无非是一种经济病,有病就得快治,只要弄清病情,对症下药,完全可以治出成效。
去年物价大幅度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持续性的政策性价格调整和前两年投资需求和货币投放大幅度增长累积的压力,以及税制、外汇改革和工资、利率调整等因素形成的巨大的成本推动。展望1995年,这些推动物价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因素,将发生明显变化。
我们不妨看一看抑制通胀的几个有利条件:其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一了各地区各部门对坚决治理通胀的认识,中央政令畅通,地方配合紧密。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货币发行、信贷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正在得到有效控制,需求对物价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减弱。其二,新的一年不会有大的调价措施出台,因而价改对物价上涨的影响自会逐步减弱;另外,此番通胀是结构性而非全面性上涨,工业品涨幅不大,生产资料市场涨势平稳且已回跌,假如除去“农”字头的食品涨价一项,实际去年物价指数只有8%左右。如此看来,今年物价涨幅有望明显下降。其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不是低于而是超过物价上涨幅度,扣除涨价因素,去年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7.8%,居民储蓄增势强劲,增幅达41.5%。而且,考虑到分配上的不均衡和部分低收入者的困难,政府还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实行定向补贴,给亏损、停产企业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颁布了最低工资标准等。这些都是群众对通胀预期相对稳定的重要基础。其四,市场供给充足,品种丰富,90%的商品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去年农产品价格上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刺激了农业生产,预计今年农产品供应状况将有所改善。加之去年农产品涨价较高,上了一个台阶,今年价格水平有可能相对稳定。农产品涨价对今年的物价上涨的“龙头”作用将减弱。
总的来看,虽然成本推动作用和去年物价“翘尾”因素等仍将对1995年的物价走势造成一定压力,但在年内达到抑制通胀的目标并非没有可能。有人说,“通胀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这便需要我们切实贯彻中央方针,思其艰而图其易,多管齐下治通胀。
尽管风险较大,任务不轻,然而,只要齐心协力,标本兼治,控制物价决不会是一个梦想。过高的通胀,一定会降下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