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4阅读
  • 0回复

修庙还是修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修庙还是修校
孟国栋
入春以来,一向清冷的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突然热闹起来,无论老年人或是年轻人,都格外地忙碌。他们忙碌的内容却各不相同:前者在筹粮集钱过庙会,后者则捐资助学献爱心。
底董村位于豫陕交界的小秦岭脚下,北邻黄河,南靠小秦岭。过去,这里的群众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还不能落个“肚儿圆”。改革开放后,村里人乘富民政策之风,栽果树务果园,开矿山搞加工,很快走上了致富之路,村里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面对这些变化,老年人和青年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老年人认为,这是“龙王爷”保佑的结果,才使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青年人则认为,党的富民政策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搞承包、办企业,才使村里家家有钱花,户户有余粮。
去年夏天,村里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村党支部号召村民为村里建新教学楼捐款;另一个则是一些老年人走家串户为重建焦村组的庙宇而游说。同一天,村民们迎来了两种收钱人,颇感为难,但大部分村民还是将钱捐在了办教育上。去年12月底,村里筹资30多万元修建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与此同时,花几万元整修的庙宇也宣告竣工。
今年春节一过,一些老年人又开始张罗。他们组织人马,挨家挨户,筹钱集粮接大戏,在焦村组新盖的龙王庙里办起了红红火火的庙会。有些老年人还在庙前焚香跪拜,向龙王塑像虔诚祈祷,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时村里的年轻人却在组织另一个活动。他们成立了村青年理事会,组织村里的青年人捐款3000元,购置了30套课桌椅,献给了村新建的学校。
村党支部面对新近出现的两种倾向,组织了认真的讨论,统一了认识,鼓励青年人敢于向旧的传统习俗挑战,并于2月12日召开表彰大会,给捐资兴教的青年人披红戴花,表扬奖励。
这件事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说,还是助学办教育好,因为它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幸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