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论言行一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8
第1版(要闻)
专栏:

  论言行一致
本报评论员
孔繁森同志最可宝贵的精神之一,就是言行一致。
他说:“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全心全意、切切实实地这样做。1992年末,他第二次进藏即将结束,家中母亲年老,妻子生病,孩子在读书,回到家乡去,谁也不会说什么。可是当党组织希望他到环境更加艰苦的阿里地区任职时,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到了阿里,而且尽最大努力带领群众开发建设阿里,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还说:“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1994年初,阿里遭受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风雪中,孔繁森同志冒着自己要倒在雪原上的危险,把身上的毛衣毛裤脱下来,送给一位藏族老阿妈穿。孔繁森同志这种精神,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言行一致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我们党之所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群众对党的态度,评价党的干部,不是光听你怎么说,主要的还是看你怎么做。我们要动员和组织千百万群众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目标、任务而奋斗,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言行一致,身先士卒,带头去干,努力落实。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的大多数干部正是这样去做的,所以才取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才能把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地向前推进。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怎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担呢?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充分认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坚持言行一致,反对说一套做一套。
现在,就有少数领导干部言行不一。听他们讲话,看他们的文章,都是正确的,然而看看他们的行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的人口头上说要与中央保持一致,而实际上却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那一套;有的人嘴上讲实事求是,实际上热衷于表面文章,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人口口声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公仆,实际上却以权谋私,追逐个人名利地位,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有的人在台上讲反腐败,台下却挥霍公款,贪污受贿;有的人表面上赞成使用干部要任人唯贤,实际上却封官许愿,大搞任人唯亲,等等。有这些行为的人,虽然在干部中是少数,但在广大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他们败坏了党的优良作风,妨害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对此,必须加以纠正。
言行不一,是党性不纯的表现。这些问题表明,有些干部在思想上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者只不过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骗取信任、荣誉和地位,实际上经营私人的或小集团的利益。为了端正和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严格党内生活,增强党内生活的思想性和原则性,使党的各级干部真正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从世界观、人生观入手,寻根溯源,首先解决好在贯彻党的宗旨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一个“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的人,做一个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扎实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党的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要带头讲实话、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说到做到,言行一致。领导机关特别要注意做好用人工作。在选拔和任用干部的工作中,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察其事,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干部要鼓励表彰,放手使用;对那些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只在“上面”做文章的人以及纵容诱迫下级说假话的人,必须进行批评教育,直至执行党的纪律。现在,一些干部不讲真话甚至弄虚作假,同某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喜欢报喜不报忧,听不得逆耳之言有关。因此,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反对官僚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切实为广大干部作出表率。这是我们发扬言行一致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